![]() |
配合本篇文章主題,這篇夾帶的照片都是:灰的意念 |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Zone 2訓練,過去文章裡也提過多次『乳酸閾訓練(歸類於Zone 4)』的重要性,以及『高強度間歇的無氧區(Zone 5)』,甚至極化訓練與乳酸閾訓練兩者的論辯也是我過去寫過相當多次的(例如可參考這篇文章),而Zone 1的低強度訓練或稱之為『恢復區(Recovery Zone)』也相當容易被理解。
但是不是少了什麼呢?Zone 3那去了?為何很少討論呢?
其實Zone 3有個專有名詞叫『灰色區域(Gray Zone)』,故名思義,灰色是一種不黑不白,有些混雜有些不明感,就色彩學來說,它也是個不太討人喜歡的顏色,一個不知怎麼來的調查發現,全世界會喜歡灰色的人佔整體比率不到1%。
而『灰色區域』也普遍被大多數耐力教練、運動科學學者認為應該少練的一區,這是為什麼呢?真的一無是處嗎?
這次,我們談Zone 3訓練。
![]() |
上一篇Zone 2的討論裡,有提到GTN頻道用"浪費時間(waste of time)"來談Zone 2;而他們的姐妹頻道GTN,也用過一樣的標題:"浪費時間(waste of time)"來談Zone 3。對不運動的人而言,Training is a waste of time" 吧;圖片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