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 |
這是一篇蠻無聊的文章......對研究沒興趣者可自行離場😂,或看看照片就好!
這主題是J帥FB粉絲頁的一位讀者推薦我看的文獻,一連就是四篇,但好在每篇的內容都不多,不會花太多時間看。內容主要是兩派學者來回的筆戰,一派推崇極化訓練的好,練完考試都考100分(大量的Zone 1訓練,與較多的Zone 3高強度間歇,甚少Zone 2),另一派則說金字塔型訓練才棒(大量的Zone 1訓練與Zone 2的LT訓練,較少Zone 3高強度間歇),你極化的根本亂搞!
我來幫忙摘要一下兩派的論點,當然也各有其符合邏輯與有力證據支持的推論,也順道點出兩邊都有的盲點,到此你還有興趣看?那就可點開本文來了!
美景宮 |
前言提要:
若不懂極化與金字塔訓練的話,可先去看我的舊文三篇:
還是美景宮 |
筆戰的開端:
我先提供連結在下方,但沒有免費下載,我也是情商學術界友人幫忙才拿得到這四篇論文,真的有興趣者,可再私訊或來信來跟我要!這四篇都是發表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期刊,皆為2022年6月份新發表的文章。
第一篇文章,以Foster教授為首,名稱為:《Polarized Training Is Optimal for Endurance Athletes》
第二篇文章,以Burnley教授為首,名為:《Polarized Training Is Not Optimal for Endurance Athletes》
上兩篇已看得出有煙硝味了....但還沒完...
Foster針對Burnley,又回嘴《Polarized Training Is Optimal for Endurance Athletes: Response to Burnley, Bearden, and Jones》
Burnley看完,再回《Polarized Training Is Not Optimal for Endurance Athletes: Response to Foster and Colleagues》
美景宮看出去的大景 |
再怎麼吵,一定都會有共識!
在看兩派吵架之前,我們可以先找到雙方的共識,這部份有兩塊:
第一,訓練區間簡化成三區,三區的分類基準是以血乳酸閾來區分,包括『低強度(LT1以內)』、『中強度(LT1至LT2間)』與『高強度(LT2以上)』。
第二,耐力運動(路跑、單車、鐵人三項、划船等等)都是有高比率的訓練量落在『低強度區』,這包括常聽到的『80/20法則(80%在低強度,20%在高強度)』,或是70%-90%落在低強度區,這一點雙方都同意!
真正的爭議點出在剩下的10-30%,到底該練在那一區?極化訓練派主張應該多一些在『高強度區』,『中強度區』不太練,而馬拉松訓練所講的Tempo Run或單車常聽到的Sweet Spot Training(甜蜜點訓練),都算在此區;反之,金字塔派別則主張,閾值訓練很重要,不可忽視跳過,這區訓練比率應該要比『高強度區』還多!用一張先前文章的舊圖,並聚焦在這兩塊,下圖右上即為金字塔派,下圖左下是極化派!
吵什麼吵啊?
Foster教授等人(極化派)的第一篇論述,就提出了相關資料與過往研究來佐證背書,說明極化訓練才是最好的作法。但是Burnley教授等人(金字塔派)馬上寫了篇文章直接反駁Foster的論述與研究引用有誤。
我個人其實不站在任何一邊,倒是引發我的思考,並抓出幾個不錯的重點來分享,而這些確實是極化派與現今研究都還說不清楚的部份!
又是美景宮,這邊不分白日夜晚,隨時也都有人在練跑,確實跑起來很舒服 |
第一,怎樣的低強度才叫低強度?
大多訓練(70-90%)落在Zone 1低強度沒問題,但到底怎樣才算低強度?我先前文章有提過,絕大多數人沒法隨時測血乳酸的情況下,可以用心率指標來代替,通常要到75-80%最大心率時,才會過LT1點,因此最大心率75%以下『通常』不會進LT1(當然絕對也是因人而異,這只是方便討論)。
個人認為,到底怎樣的強度才算低強度呢?50%最大心率行不行?60%呢?70%呢?那個好?這是目前無法解答的部份,包括Forster與Burnley兩派都是!
接著Burnley在後續的回應裡,就提出Foster拉知名的教練Arthur Lydiard來背書,強調極化訓練的重要。可是Burnley就打臉Foster:『嘿~你知道Lydiard的課表裡,Easy Run一點都不Easy嗎?Lydiard的要求是Easy Run是最多只能比最快速度慢10%左右喔!意即假設一個人有6英哩30分的速度,那練跑時是必須有6英哩32分的速度喔!』(J帥註:不要問我為什麼30分的10%是32分而不是33分,Burnley的內文就真的寫32分....)
所以Burnley就主張,Lydiard不算極化派,反而練很多LT1-LT2,是金字塔派!
但是我個人倒很喜歡Foster等人的用語,他提到應該用『訓練準備日(training preparation days)』而不是『恢復日(recovery days)』來描述Zone 1日子的訓練。此意即,低強度的訓練是不要增加身體過多負擔,否則在真正有強度的日子裡,你可能吃不下課表,故這些Easy Day,都是在為接下來的強度訓練作準備。由此觀點來說,Zone 1的訓練不該去追求Zone 1的上限,或徒增過多訓練疲勞,當你感到真的很疲勞,且擔心隔日的強度訓練有可能做不完時,那今天的Easy Training就盡量放輕鬆來吧!不過個人看法是,實務上的運用可以如此,但在學術定義上,恐怕還是需要有個明確的操作型定義,不然我走路,甚至心率只有最大心率的40%,這還算不算是個訓練準備日?還算不算是個Zone 1訓練?
第二,菁英的世界與凡人的訓練有所不同嗎?
Burnley教授等人(金字塔派)強調也舉證,現實社會裡的職業或菁英選手是沒人在搞極化訓練的!其中一個論點是,他們的比賽強度訓練課表其實相當多,比賽也多,而大多耐力訓練的比賽強度恰恰好就是在Zone 2這區(LT1-LT2區),他們就是要不斷模擬這些強度的配速啊!故他們提出8篇實證,證明Zone 2訓練的比率確實比Zone 3還多(下圖)。
個人認為,Foster等人其實也沒特別強調菁英都是這樣練,起碼他所舉的實證研究裡,還有我先前文章提出的研究分享,都不是皆為菁英選手。但現實確實如Burnley等人所提,真正的運動員比賽多,針對比賽所特別練的比賽強度課表自然也比一般凡人多,當然會有較高的Zone 2,這點沒問題,只是兩派學者並非站在同一天秤比較基準上而已。
第三,意圖與實際的矛盾!在看這四篇研究時,我也發現一個他們彼此論述有趣的地方。那就是課表安排的意圖與選手實際執行結果可能就有所衝突。
例如他提到了一篇針對滑雪選手的研究,針對他們安排了跑步訓練的課表,本來應該是要走極化訓練的課表安排目標,但實際訓練後的結果則是91%在Zone 1、6%在Zone 2、僅有不到3%在Zone 3,反而還比較像金字塔。
個人認為現實訓練世界裡確實也蠻容易發生這種狀況的,當該打Zone 3強度卻狀況不佳時,就只能降強度打在Zone 2;該是Zone 1低強度輕鬆的日子時,又不小心失控跑去Zone 2,這無形之間就拉高了Zone 2比率,成了金字塔型。
你想的,不見得是你實際做的;而你實際做的,不見得是你想要的!
美景宮 again |
第四,到底該用何指標來評斷三區的比率?
延續上一點,之所以會有意圖與實際訓練後的不一致,個人認為一個核心關鍵,就是到底該用什麼指標來衡量『強度』!
理論上,用血乳酸最準確,但現實生活裡也不是人人都能隨時戳耳朵、扎手指來量測的,就算是挪威的Kristian Blummenfelt那一套系統(可參考個人先前舊文:什麼是挪威式鐵人三項訓練?),我相信他們也不可能隨時且每一課表都測量。
故最方便的作法就是以心率來衡量,但是心率又有其限制與缺點,例如易受氣溫影響、打高強度時,心率的反應有延遲性,故看心率比率就有極高可能與血乳酸的比率產生一定比率的誤差。
此外,用強度衡量當然也是一個方法,單車為例,打在FTP 105%的功率區時,理論上也該進入LT2點,是屬高強度Zone 3區,但人的狀況又有好有壞,狀況好時,或許短時間內進入105%是不會拉高到LT2的。所以也許就發生了課表總時間應該是20分鐘進入LT2點以上的Zone 3區,但實際可能只有8分鐘的血乳酸進入Zone 3,兩者就有了落差,這也比較可能是上方滑雪選手們的狀況。反之,當選手狀況差或在這動不動就近40度的溫度時,不需到105%,心率或血乳酸就已爆表,那到底何者為準呢?
最後一張美景宮 |
第五,更實際的問題是!我沒時間!
Foster在後續提出的回應文章裡,倒是有個值得討論也是更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對於Burnley教授等人(金字塔派)不斷主張的菁英級耐力選手而言,他們一週練個25小時甚至30小時以上是很正常的,故他們可以安排相當高比率的Zone 1訓練。
但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時間很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會練相當多Zone 2的訓練(LT1-LT2,即Tempo訓練)嘗試去彌補自己的訓練不足,僅管這樣時間有限下的訓練無法帶來太高的效益,但也是不得不的結果。
所以Foster這極化派,某種程度上也同意了可能在諸多條件限制下,最後的訓練發展會變成金字塔型,嗯?Foster你要妥協了嗎?)。
不,並沒有!Foster在結論最後一句還是再補上一槍,強調一篇最新2022的針對越野跑者的研究發現,在5km賽事裡,還是極化訓練比金字塔訓練更有效!
而Burnley教授等人(金字塔派)的回應則是,你們引述的5km賽,絕對是個Zone 3強度(LT2以上)的比賽,訓練中明明就是有很多比賽特定導向的課表,這訓練應該是金字塔為基礎,而不是極化啦(但個人意見是,只要進Zone 3且比率比Zone 2多,就是極化啊,Burnley你這說詞有點站不住腳)!
總之,Burnley等人就是在不斷強調你Foster引述錯誤,不然就是幹嘛把金字塔都引導成極化啦?算了,我不跟你吵了!結案!(We rest our uncontested case).
第六,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就是只看到成功者的經驗與特質,而忽略了有更多同經驗與特質者,其實在還沒成功前就已被淘汰了。舉個個人過去很愛用的例子,看到某比賽冠軍選手穿了XX牌的鞋子,就認為此鞋必然較好,但可能最後一名也穿同一雙鞋,只是你沒發現而已,那為什麼你還會覺得跟冠軍選手用一樣的裝備會變強?卻不會覺得可能變最後一名呢?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兩派學者都有引用的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是用來指稱也許有相當多人用著同一套訓練原則,但最後可能僅少數人成功,但我們就因此認定這是個最佳訓練方法(Best Practice),這是有邏輯上的錯誤的。
甚至我們若把上面第三點再整合進來,可能會發生更好玩的事情,那即是連選手本人可能自己都沒搞清楚自己是屬於那一派訓練?當然開課表的教練可能也搞不清楚兩者差異吧!
如同下方這張照片,乍看之下是以為這男子畫家是在畫這女生,但實則他畫的是景,景裡並沒有此女子;而真正幫這擺了少說10幾分鐘的姿勢女模特兒拍照的攝影師,根本不在我下方這照片裡!
眼見,不一定為憑 |
結論:能不能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
分享這兩派學者的爭辨給各位知道,我並沒有想下什麼結論或說一定某派比較好,因為就連這些知名學者們都還有爭執之處,這就能明白所謂的最佳訓練方法,其實都還是正在發展中的階段,而且有待過學術圈的人或曾投稿過期刊的人就應瞭解一事,能在期刊上吵架的,絕非泛泛之輩,你不夠大咖,是不會有人登你的吵架文的。
但還是得寫個結尾,好吧!個人一直以來的看法是比較傾向於認為,每個人應該都有合適的訓練模式,有些人適用於極化訓練,有些人合適金字塔,真正難的問題是,怎麼判斷誰適合?何時適合?特別是在過往的研究討論裡,耐力運動是泛指相當多運動項目的,舉凡跑步、騎車、游泳、划船、划雪、越野等等都屬耐力運動,但有沒有可能某一種運動項目特別適用金字塔?或某一種距離較合適採極化訓練?例如衝刺距離三鐵與226km三鐵,訓練強度比率該一樣嗎?
還有,更實際層面一點,絕大多99.99%的人都不是菁英或職業選手,而一般人在有限時間下該怎麼練出最大效益?以及,在天候限制條件下,又有沒有比較理想的訓練模式呢?例如,台灣夏天我絕對不練也不放Tempo Run或LT Pace給人練跑,在外練跑與練騎,也必須控制好強度比率,但這也不表示都不練Zone 2(LT1-LT2),還是可以用室內訓練台課表,或是游泳課表來搭配,甚至若你只是個純跑者,在冷氣加電扇的全面冷力轟炸下,還是有可能在跑步機上執行的!
所以有沒有發現,鐵人三項的訓練組合起來是更複雜的!我也不知道怎麼練會最好最有效率,那些學者教授們至今也還在摸索與辯證中,但我想多練多摸索多嘗試多留意自己的身體反應與回饋,我想就是這條路上好玩(也難搞)的地方之一吧!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幸好夏天我都Zone1輕鬆跑,有符合兩派的共通點。至於Zone2/Zone3就隨心情,都練短短的就是。
回覆刪除不管怎樣,一定還是要夾雜一些速度課表,不一定要很快,但一定要有快慢長短不一的刺激,效果會好很多
刪除有喔,一周還是有排一次的比較快速度訓練,LT2上下。不過,Zone3要練到像極化那圖案感覺蠻難的,通常LT2以上都跑不久。倒是Zone2這區域,跑配速跑/長跑都會進到這個區域,累積下來真的就變成金字塔了。
刪除我個人覺得想練的時候 效益最大
回覆刪除你有教練時,你就沒得選擇了.....ㄜ~當然你也能無視他的課表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