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主文此之前,先分享一張圖(資料來源), 圖E就是『閾值訓練』,而圖F則是『極化訓練』。圖C是『金字塔型訓練』,一樣有最高比率Zone 1訓練,同時也練閾值與少部份Zone 3以上訓練,本文下方引用的實證會提到一點。
圖A與圖B是兩種對立模式,圖A是大量有氧追求大訓練量時就可能發生;圖B是幾乎只練高強度間歇(HIIT)。圖D類似圖B,但還有蠻多閾值訓練比率;圖G是反極化,圖H是三區都同訓練量,嗯....雖然我是覺得這兩者都蠻非主流的,大概只有某種情況才可能這樣練吧。
但放心,這些我們都不討論............
本文,我們簡化只討論兩種模式。而這篇主要來看些實證,看看極化派與閾值派各自擁護者能拿出什麼證據說服我們?
前情回顧一下,上集的幾個重點:
1. 這邊一概只將訓練簡化區分成3區(上圖也是如此),區分基準是以乳酸堆積程度來判定,LT1以內的為1區(有氧為主)、LT1至LT2間為第2區、LT2以上則為第3區。若以心率來區分,Zone 1應會在最大心率75-80%以內,而Zone 3是至少達87-90%以上才有可能過LT2點(真懶得記的話,就以75%以下、75-90%、90%以上最大心率當3個區間吧)。
2. 極化訓練是以大量Zone 1(至少佔比70-80%以上)、搭配10-20%的Zone 3,不練Zone 2。
3. 閾值訓練則是60-70%的Zone 1,20-30%的Zone 2訓練,剩餘為Zone 3訓練。故主要差異點在於要不要練Zone 2(再次提醒,這裡的Zone 2不是我們一般用的輕鬆有氧喔)!
這叫『鳴子』,類似我們的響板,拍擊會有聲音。是高知每年8月夜來節祭典活動時的表演工具之一,雖然我一開始以為是『飯匙』;紀錄於2019年 |
證據會說話
上篇有提過,這類研究在2000年初期開始大量出現,並延伸至多種運動領域裡,接著,我幫你快速整理幾篇還不錯的研究實證。
1.Six weeks of a polarized training-intensity distribution leads to greater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adaptations than a threshold model in trained cyclists.
這研究我很喜歡,僅管樣本只有12個單車選手,但這研究足足進行了29週,共執行兩次各6週的極化或閾值訓練,當然這12個選手是隨機分配。
而設計上,『極化訓練』是走『80%-0%-20%』的極化法,要嘛練有氧,要嘛就是練6組4分鐘高強度間歇,其他沒了;而『閾值訓練』組是走訓練比率『57%-43%-0%』,即除了有氧外,剩下主課表是60分鐘,功率強度介於Tempo-LT間課表,主要要控制好讓血乳酸是在LT1至LT2之間,不練高強度間歇,簡單明瞭。
結果,就以下方一張圖與一張表直接說明結果,幫你摘要重點:
a. POL就是極化訓練組簡寫,訓練後,他們進入LT1(即上圖中的LT)的POWER增加了(表示你乳酸代謝能力增加了),而閾值訓練組並不顯著。但進入LT2的功率(這篇文章是以LTP來表示),兩組都沒差。
b. PPO是Peak Power Output(最大輸出功率)簡寫,也是極化組有明顯提升,而閾值組沒有。
c. 下圖右方,則是訓練後的變化(以▵表示),在40km TT的功率上,也是極化組的進步效果優於閾值組。
結論:極化組的訓練反應較好。這是網路找來的夜來祭圖片,感覺真的蠻有趣的(圖片來源) |
看完單車選手的結果,來看看跑步吧。由於跑步的研究還蠻多的,故我們直接看一篇2018年的回顧式研究,來看他們整理摘要的結果。這篇研究是整理了過往共16篇以中長距離跑者為主要樣本的相關研究。只不過他們是同時比較『極化訓練』、『閾值訓練』外,還多了一個『金字塔訓練(Pyradimal Training;這派是訓練上仍有部份Zone 2訓練,但不會像閾值派的練這麼多或是極化派的完全不練,所以訓練比率可能就產生例如80%-15%-5%,像是金字塔狀的樣子)』。
結果,以『極化訓練』與『金字塔訓練』的效果較好,閾值組較差。
這點也讓作者們意外並在文中提出了個值得思考的點,既然極化訓練較好,那為何許多世界級的菁英跑者,仍有大量LT1-LT2間的乳酸閾配速跑?例如跑者愛提的Tempo Run、T Pace或是10km至半馬等必過LT2點的配速等,很可能都有蠻高比率落在閾值區。
這邊先賣個關子,下一篇再揭曉可能答案。
網路截圖,希望有機會未來去看真正的遊行表演(圖片來源) |
再來看游泳,也是有不少人是分別走極化派或閾值派的訓練模式。雖然以游泳選手為主的研究較少,但不代表沒有人在走這兩種派別的訓練法,之所以較少被提及,主因在游泳訓練時,還要再趁選手在池邊休息時再取血液樣本測血乳酸,麻煩度也是較高的。
但我還是找出了這篇2019年的研究,是針對22個青少年泳者,先讓他們一起訓練了22週後,先測一次100m時間。接著再隨機分成2個組別,各自再進行6週的極化或閾值訓練後,極化組最終這6週的血乳酸濃度分別落於三個訓練區間的比率是『81%-4%-15%』,而閾值組『66%-25%-9%』。
重點來了,走極化訓練的人,6週後的100m游泳平均時間由68.74秒進步至68.07秒;而閾值組的,100m游泳平均時間從68.40秒進步至68.37秒,進步幅度微小。故效果仍是極化組的較好。
另外,這研究也針對這群選手詢問他們的疲勞度與恢復狀況,結果也是極化組選手的體感疲勞度較低,恢復程度也較好。
結論:極化組又贏了。
不然只看模型,很沒FU..... |
4. Training-Intensity Distribution During an Ironman Season: Relationship With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既然要談,就一次談多一點,再找一篇關於IRONMAN選手為樣本的研究,只不過這篇2014年的研究,並不區分是『極化組』或『閾值組』,只是調查他們18週訓練下來的訓練區間分配跟最後IRONMAN成績的關係。
(這邊小知識補充一下,我發現常常還是會看到有人誤用名詞。一般我們會講『IRONMAN』,必定是參加IRONMAN這品牌舉辦的賽事,且距離是游泳3.8km、騎180km、跑42.2km,總距離226km才能叫IRONMAN。因此,如果你是參加別家公司或品牌(例如Challenge系列)辦的226km,也不能稱為IRONMAN。這牽涉到歷史發展與商標權,這邊不多談。另外,若是半程的游泳1.9km、騎90km、跑21.1km,這只能叫『IRONMAN 70.3』,而且完賽也不能被稱為IRONMAN,也不可能聽到You are an IRONMAN這說法,你只能說你完成了一場70.3,當然參加51.5km或其他距離賽事,也不能稱為IRONMAN。如同你參加一場10km或21km路跑賽,完成後也不能說跑了一場馬拉松一樣,因為這些名詞就是有專屬的距離或意義!)。
回這研究,樣本共9位選手,一樣是在訓練前會先進行測驗,找出他們在LT1與LT2的心率、游泳速度、單車功率、跑步速度,到了訓練中期也會再測一次,以確保能準確的衡量出各訓練區間的強度分配比率。
簡單摘要幾個重點:
a. 9個選手平均訓練區間比率是『68%-28%-4%』。
b. 不過這是平均的概念,因為這研究並沒有介入去安排這9個選手該怎麼練,加上他們都是分齡組選手非職業,所以其實他們訓練時間與比率差異相當大,例如這18週訓練量,最低的僅平均每週7.6小時,最多則有平均16.5小時。而訓練區間比率差異更大,像是有人花了89%訓練時間在Zone 1,堆疊出大量有氧,但也有人花了高達55%過半的訓練在Zone 2,而Zone 3是差異最小的,平均4%,標準差2%而已。
c. 有趣的點就來了,本研究發現花越多訓練時間在1區的(LT1以內),與比賽成績是負相關,即成績愈好(完賽時間越短);反之,花愈多訓練時間在2區的(LT1-LT2間),與比賽成績是正相關,即成績較差(完賽時間越長);而訓練3區比率與比賽時間無關。
d. 尤其大量單車與跑步在Zone1的訓練,對於比賽成績最有幫助;反之,花許多時間在練單車與跑步Zone 2者,比賽成績反而不理想;游泳的效果雖不大,但還是看得出,低強度的Zone 1對於比賽成績幫助較大。
結論:IRONMAN這運動裡,有氧訓練的累積較有幫助,剩下再搭配部份閾值或無氧訓練的方式較理想;但若走是較高比率落在閾值訓練的訓練方式,反而最後表現不盡理想。本研究可說是較偏向支持極化訓練。
夜來節祭時,還會有各團體所打造的『地方車』遊行。其實感覺還蠻像我們台灣廟會活動時,各宮廟的電子花車(跟我來練舞功~我來去無影蹤~逼~逼~逼~) |
分享最後一篇研究,年份相當新,發表於2019年,這篇是針對18個準備IRONMAN 70.3賽事的業餘分齡選手,並且由同一個教練來進行為期20週的訓練,前7週訓練沒大差異,接著13週,讓6個選手進行『極化訓練』,另外7個選手進行『金字塔訓練(Pyradimal Training』。
最終,6個極化組(POL)選手的平均訓練時間比率是『84%-4%-11%』,而7位金字塔組(PYR)選手平均訓練時間比率是『78%-19%-3%』。
結果一樣幫你摘要一下:
a. 最後IRONMAN 70.3比賽成績表現,兩個組別沒有顯著差異,平均完賽成績只差2秒(註:這邊有個邏輯上的問題,是兩組都進步一樣多?還是有其中一組進步更多,只不過他們原有的成績或實力水平較低,導致最後兩組成績才會幾乎一樣,這是我對於此研究結論的小小疑問)。
b. 不過細一點來看的話,這研究反而發現,極化組(POL)選手中,有做較多閾值訓練的人,反而游泳與單車有較好成績;而金字塔組(PYR)選手,做較多閾值訓練的人,跑步成績較理想,但做較多高於LT2的訓練的人,反而跑步成績變差了。
這個結論也有一點較為奇怪的地方,前者是既然都走極化訓練了,怎麼還會有閾值訓練的安排?我倒認為比較可能情況是,高強度課表拉不上去,變成只到LT1-LT2間的心率或速度或功率。而後者金字塔組(PYR)選手,進行閾值課表能有成績,此點沒有問題,但會進到LT2以上,比較可能情況是去貪快貪速度,過度拉高了強度比率,可能就造成疲勞累積過高,比賽時恢復不來,進而影響表現。
c. 總之,本研究最大貢獻是在告訴我們,極化組(POL)很好,但安排了將近20%訓練時間比率在LT1-LT2間的課表,一樣對選手是有幫助的,不要輕易放棄閾值訓練!
結論:這18人的教練很厲害,不管走那一種訓練法,都能幫選手練出好成績!
耍寶中.... |
未完待續...
是的,還有下集,因為這篇本只想挑個2-3篇研究來佐證就好,但不知不覺越看越多也越寫越多了,我想就將此篇定位為『實證篇』吧。先讓大家消化一下,下一集,我再來談談個人閱讀完的心得、實際訓練的運用、還有不管走那一套模式,你必須留意的地方。
咱們,下一集見!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
居然不是上下集, 而是上中下, 首次出現大長篇. 一面倒的極化訓練比較好阿, 今年真的要認真慢慢跑了💪
回覆刪除所以我一直不想提(請看上集開頭第一段XD),因為要寫就寫清楚!
刪除不過我認為閾值訓練還是有適用的地方,至於怎麼用?等下集XD
好詳細,教練辛苦了~~
刪除不過練習高強度實在是佛系跑者的罩門,弄不好其實都沒練到紅色那區,只是在閥值區打轉, 或是根本沒練高強度, 想著F圖但是練成A圖. ㄎㄎ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