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一窺世界頂尖長跑選手的訓練奧秘;以及個人的十大觀點解析

也不知道為什麼,這篇文章封面照就想挑這張照片,那是8月底在丹麥的某天,突然看到這位晨跑的阿嬤,瞬間讓人覺得這新一天是充滿著希望的

這次要分享一篇發表在2022年的研究,係針對59位世界頂級長跑選手的訓練(包括場地賽選手到全馬跑者),作者們花了許多心思,從研究的角度,同時也檢視這些長跑選手們的實際訓練資料,試圖整理出一些線索來瞭解,到底這些全球最會跑步的選手們有那些共同的訓練特性,又有那些是研究與實務訓練相異之處。

這篇研究我其實在去年就看到了,當時就有考慮想分享,但內容上相當多,個人覺得不是個好寫也難以整理的一篇文章,碰巧近來接連有幾個不同的人跟我討論的問題,偏偏答案又在此文章裡,於是我決定還是試著花些時間整理看看一些實用的內容,以及分享個人的看法,也希望能給正在準備半馬或全馬的您有些訓練上的靈感。

研究介紹

這篇研究是2022年發表,名為《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World-Class Distance Runners: An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Results-Proven Practice》,作者們從研究與公開資料庫整理出了全世界共計59位頂級長跑選手與16位教練的資料資訊,這59名選手從3000m、5000m、1萬米、半馬與全馬皆有,總計獎牌數難以衡量,單就奧運來說,就共計拿了51面奧運獎牌(22金、15銀與11銅),這裡頭的選手當然也包括眾人熟知的Eluid Kipchoge,詳細名單請直接從文章裡看,這邊不贅述,因為我所感興趣的是這些徑賽跑者(Track Runners)與長距離跑者(半馬與全馬)的訓練上有何相通特性或是有些什麼不同之處。

以下會順著該研究的鋪陳方式,一一來談個人認為較為重要的幾個點,我會先摘要出該研究的說明,接著有需要補充的部份,我會用紫色字體的『J帥觀點』來提,這部份就是個人的角度與想法。

1. 訓練週期安排與競賽規劃

訓練週期化分三大階段,包括:『準備期(Preparation period)』『競賽期(Competition period)』『過渡期(Trainsition Period)』

『準備期』又可區分為『一般準備期(General)』『特定準備期(Specific)』前者主要是在疊出高跑量,目的在建立基礎有氧體能,而特定準備期則是慢慢進入目標賽事的目標配速

而所謂的過渡期就是在大賽後的休息期間,可能會有1-2週非常輕鬆的訓練,但也有選手會直接選擇大休四週不等。

在訓練週期安排上,大多數徑賽的跑者(Track Runners, 專攻3km-10km)雖然也是走週期化的訓練,但也有少數的跑者會走『雙週期(Double Periodization)』的安排法,也就在一個3-4個月的週期裡,要拉出兩波的巔峰體能。這其實也跟他們的比賽較多有關係,徑賽跑者一年約有平均9場正負3場(6-12場)賽事,且其中約會有一半是挑比他們目標的距離賽事還短的賽事(under-distances),例如1500-3000m徑賽。而在這些世界頂級徑賽選手中,有個共通的現象,他們不會在最重要的目標賽事前3-4個月去跑一個過長距離的賽事(over-distances),例如10km跑者,絕不會去跑半馬賽來當個賽前調整的方式。

而絕大多數的頂尖馬拉松選手,一年大略只會有6場正負2(4-8場)的賽事,通常安排方式是1-3場的全馬,若是2場以上者,場與場之間會有至少3個月的間隔期;0-2場的半馬與0-6場的5-15km路跑賽。若是要進到年度最重要的賽事之前的B級賽,平均會挑在最終目標賽前的10週正負5週左右。

J帥觀點1:其實這裡所謂的準備期,個人比較愛用『基礎期』與『進展期』兩個名詞,但目的沒錯,『基礎期』就是慢慢疊出大量的有氧量;『進展期』則開始有比較多的強度或速度課表,當然也可能會針對目標賽事來作特定的比賽配速準備。

J帥觀點2:距離越長的賽事(全馬),對體能與身體的耗損就越大,訓練週期的安排也較長,一年賽事不宜多,加上台灣的夏天並不好練,故一年能調整出2場狀態進入得了巔峰狀態的全馬就相當不錯了;若想在全馬前安排個B級賽,以10k-21k較為理想,時間點我會認為安排在全馬前的1-2個月左右較佳,若是10週前,許多人往往還處在準備期尾段(即進展期),這時成績還不會太好,A級賽前的4-6週會是個人認為較為理想的時機。然而也碰過不少人會以全馬來練全馬,這絕不是個好的想法。

休息一下,看個風景

2. 訓練課表內容

下表是跑者們常用的幾種訓練方式,大致可分類為『持續跑(Continuous Running)』『間歇跑(Interval Running)』『最大速度衝刺(Speed Works, Sprints)』,前者的課表會有熱身跑、收操跑、輕鬆跑、長跑、上坡跑、乳酸閾值跑(或稱Tempo Run)、法特雷克與漸速跑等等;間歇跑也有乳酸閾間歇、最大攝氧量間歇、乳酸耐受跑、爬坡反覆等不同變化;而最後的最大速度衝刺則通常是指5-15秒的全力衝刺,長跑選手們通常會拿來放在主課表的暖身後與主課表之前,給身體稍微的刺激卻又不會增加太高疲勞。詳細在下表中都有相關說明,這邊不贅述。


而在本段的文字說明裡,有幾個重點值得一提。

首先是不少人甚至教練都誤解了『恢復跑(Recovery Run)』的意義,恢復跑是個強度非常低且時間不長的慢跑,但絕不代表它可以幫助恢復,並且在研究上也沒有任何的證據能驗證跑步可加速恢復這事,真要談的話,應該是強度壓到非常的低與時間相當短暫,故其對身體的負荷低到不影響身體自我的修復工作進行

但是有一事是確定的,大量、高頻率且低強度的慢跑,絕對是塑造出一個優秀跑者的關鍵,因為低強度訓練,才能讓身體的粒線體與骨骼肌內的微血管密度得到最有效率成長,同時也是提高『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的方式。

再者是高強度訓練,例如上表中的各式各樣間歇訓練,雖然被認為能提高最大攝氧量與心搏量等。但是在頂級的馬拉松選手身上卻看不太到很顯著提升VO2MAX的效果,不過倒是蠻多證據顯示間歇訓練可以透過提高單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路徑,有效地對快縮肌進行刺激與適應。

那到底低強度慢跑好呢?還是多做高強度間歇呢?那當然是孩子才作選擇,我全都要。

本研究引用了Nike的聯合創辦人之一與1972年美國奧運教練Bill Bowerman的訓練主張,Bill認為每週的訓練裡都應當要融合快與慢的訓練課表,例如每週2-3次的速度訓練、1週1次的長跑,與在其他天內盡可能的塞入在自身可承受範圍內的低強度慢跑原則,這個鐵律在過去50多年來,絕大多數成功優秀的跑者,無一例外。

但是那一個訓練是核心或說是每週課表的關鍵課表呢?對於徑賽跑者(Track Runners)而言,間歇訓練是主軸;長跑選手而言,長跑才是核心

最後,這邊也額外討論了包括健身、徒手肌力、循環訓練、核心訓練對長跑的成效,或者說其他的交叉訓練(例如腳踏車、游泳等),僅管不少選手都會融合這部份的訓練,但這部份的討論仍是缺乏的,主要在於該練多少?什麼動作?多少組數與重量?很少有選手記錄且公開出來。但能夠確定的是,這類輔助訓練主要大多是在準備期的初期至中期,以一週1-2次的頻率進行,但只要進入賽季時,這部份的交叉訓練幾乎為0或最多一週1次

J帥觀點3:看到恢復跑,我就會想提另一個概念叫『排乳酸跑/騎/游』,這個名詞出現頻率恐怕比恢復跑還多。但實際上這名詞本身就是錯誤的,人在訓練完成後,那怕你的強度再高再久,絕大多數的乳酸都在訓練完後的1小時內就排光了,而剩下的肌肉酸痛就是肌肉組織的受損,那個並不會因為你安排個超低強度的游/騎/跑就會幫助排掉乳酸(因為早已排光了),當然更不可能有什麼今天練很累,隔天還能約排乳酸這事,錯誤的講法請勿再使用了。

J帥觀點4:訓練課表要有快與慢的搭配,個人早已提過多次,且不斷強調快要夠快,慢也得夠慢。用一週的角度來看,對長跑者而言,長跑絕對是優先選擇,其次才是速度訓練(且一般人頂多一週1次就夠,進階一點的可排2天間歇),剩下的日子要排的是超輕鬆的慢跑,勿本末倒置,也切忌不要讓輕鬆跑的日子卻跑得不輕鬆,進而影響到長跑日與間歇日的訓練。延伸閱讀可參考個人舊文:馬拉松訓練的2分鐘法則;想認識粒線體的話看這篇:超級懶人包:粒線體與訓練之關係

這是我8月在丹麥比賽前認識的一位來自波蘭的選手Wojciech,一般人都只是簽個名,他是可以幾分鐘內畫完一幅圖,且最後成績還是9時26分的高水準。

3. 訓練量

『跑量』應該是絕大多數跑者最在意也最容易衡量的一個指標,對於絕大多頂尖的馬拉松跑者來說,一年訓練量約在500-700小時間,這數據是遠低於其他頂尖耐力運動員,如單車選手、游泳選手、划船選手、三鐵選手的800-1200小時間。這最主要的差異是在於跑步本身是對於身體衝擊最大的運動,跑者落下的每一步對於肌肉與肌腱的衝擊都比其他耐力運動還來得高,是故難以有高的訓練時數。

但還是想疊高訓練量該怎麼做呢?首先是以一日兩跑的方式來取代,讓身體在單一訓練裡的疲勞負荷不要過高,在兩跑之間也有一些給予身體修復的時間;其次,絕大多數跑者會在林徑、泥土路等地方來練跑,避免過硬的路面(如柏油路或水泥路)對身體的衝擊;最後就是輕量化了,馬拉松跑者纖細的身形就是為了避免跑步時產生的衝擊。

再者,過快的拉高跑量是導致跑者受傷的首要原因,即便對於這些頂尖跑者而言,他們也並非是一進入週期訓練就有相當高的跑量,他們仍是以漸進原則,以8-12週的期間,每週逐漸增加5-15公里週跑量的方式,慢慢進入最高額跑量週。

通常進入期中準備期時(就是上方J帥觀點1提到的進展期),馬拉松選手的週跑量約落在160-220公里左右,而徑賽跑者跑量約是在130-190公里左右,跑量雖有不同,但跑步的頻率卻是差不多,都是一週有11-14組跑步課表。然而這樣高額的跑量,通常也只會持續2-3週的時間,並不會持續太久

另外也有比較了男女的差異,男女長跑選手在跑量上的差異非常小,女生只少男性約莫5%(10公里左右),但因女性大致比男性慢了10%速度,故女性的訓練時間會比男性多了約30-40分鐘。這邊顯示出的一個重點是,在馬拉松世界的頂端,這些世界級的女性跑者所付出的努力,並不亞於男性。

再從歷史觀點來看,自1950-1960年代以降,馬拉松選手的跑量其實都沒有增加太多,幾乎都是在上方所提的160-220公里(巔峰跑量時),僅管也是有特例是跑130-150公里的選手,但他們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在馬拉松配速或強度的比率(拉高至25-30%),並降低輕鬆跑的比率;當然也有極端到220-240公里以上的跑者,但除了高受傷風險以外,他們的練法是降低馬拉松配速的比率(15-20%),額外增加的跑量大多是來自於輕鬆跑的比例。

J帥觀點5:這個歷史觀點部份,想談的就是速度與距離的取捨(不是速度與激情喔😆),過去70年來,跑者自然而然演化成了到達巔峰跑量時就是約160-220公里。而一般人當然不會練到那麼高,但比較實用的一個觀念是,若你想衝高跑量,切記請降低速度或是降低速度課表的比率;反之,若你此時目的是要拉高速度,但請在其他輕鬆的日子裡也不要再多跑。跑步的質與量,需要花點心思才能抓到兩者間的取捨與平衡點。

J帥觀點6:這邊有提到一個蠻重要的概念,一個頂尖的馬拉松跑者,他剛進一個新的訓練週期時,期初的跑量通常也只有巔峰時期跑量的40-60%而已,一樣是花2-3個月的時間慢慢疊高跑量來,並非是全年都在非常高的訓練量的,這也就是說不管你過去體能多好,當進入一個新的週期,都請先慢慢來、逐步疊高訓練量,就算練到進展期或最高訓練期時(跑量最高時期),也只會持續2-3週而已,接著一樣要降下來並讓身體有時間恢復,超補償是伴隨在超負荷訓練之後的,否則苦練出來的只有疲勞而不是成效。這邊推薦您看這篇作為補充資訊:一次搞懂四個訓練名詞3O1S:Overtraining, Overreaching, Overloading, Supercompensation.

給大家細看一下他快速畫出來的圖

4. 訓練強度

訓練強度是個多面向的概念,到底該怎麼衡量?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從研究角度來看,可以是訓練心率、血乳酸值、配速等,但也可以是跑者本身的自覺疲勞程度,換言之,『強度』其實是有主客觀的複雜概念,難以用單一工具就能界定,每一個衡量法都有優缺點

再者,選手本身每日的狀況、壓力、精神好壞,還有訓練累積下來的疲勞,都會產生不一致的強度感知。例如,若我們以配速當作強度的指標,但強度又可能產生『脫勾(decoupling)』的現象。

(J帥說)這邊補充一事,所謂的『脫勾』就是隨著訓練時間拉長,產生配速與心率不一致的狀況,例如為了維持一致的配速,但心率卻逐漸越來越高,或反之為了維持同心率,但速度卻逐漸下降,只要兩者失去平衡達到一定比例,就稱之為脫勾。

還有,這些頂尖的跑者其生理特質又有別於一般跑者,例如他們的血乳酸產生比一般人慢(或者可理解成乳酸代謝能力優於一般人);他們在每一種配速區間裡的血乳酸值往往也較低。若對於強度的操作性定義不同,研究所獲得的結果也可能產生偏頗。

故本研究整合出了一個強度分布表如下(但這部份我不多提):


(J帥說)這邊再額外補充另一個資訊,前陣子職業三鐵選手Lionel Sanders做了血乳酸的測驗,他跑6組1600m的漸速間歇,並偵測自己在跑完後的血乳酸值,他這6組配速與血乳酸值分別是4:26/k (0.9mmol/L)、4:01/k(0.9mmol/L)、3:38/k(還是0.9mmol/L)、3:18/k(1.5mmol/L)、3:02/k(1.8mmol/L)、及最後一組配速來到2:52/km,跑完的血乳酸值也才僅僅3.3mmol/L。以研究所界定的標準來講,在2mmol/L(LT1)以下都算輕鬆有氧,是血乳酸可被快速代謝掉的區間,是屬於輕鬆跑甚至恢復跑的範籌,但真以血乳酸的定義來講,3分速對他而言真的是輕鬆嗎?當然不是!

但Lionel能跑到3分速的配速,這樣連2mmol/L都還沒到,甚至跑到2分多了,也不會進到4mmol/L的第二轉折點(LT2),可這速度對他而言,應當是界於5km-10km間的配速了,應是乳酸閾區間配速,但其血乳酸卻低到與區間不適配。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可以驗證本研究的觀察,對世界頂尖級的職業選手來說,他們進到各配速區間時,往往都有較低的血乳酸值,故無法用一般人甚至一般運動員的標準來看待。至於若您有留意到Lionel的心跳,他本來就是屬於非常低的極端類型,他的心跳很難超過140bpm,這是屬於極端個案,也非正常人的標準。

圖片來源

J帥觀點7:這邊真的是我認為看到目前為止最有感的一塊,強度到底該如何定義?不只是跑步會有此問題,游與騎車都有。再者,若我們簡單用『配速』來當強度的定義好了,同樣都是T Pace,夏天與冬天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感受;若用『心率』來當強度的定義,狀況的好與壞,也大大影響了同一心率的體感疲勞度,例如你有沒有曾經累到連心跳到130bpm都跳不上去的經驗?加上訓練區間的定義,各家也各有不同的定義方法,像這邊又提了一個7區的安排法,但他們還是沒有解決一個跑者本身在不同狀況下對強度的感知。總之,個人這幾年來的看法是,客觀的訓練區間或對強度的衡量就擺在那邊沒有問題,且區間最好簡單一點,不需太複雜;再來是對應參考選手本身的主觀感受,兩者能適配上,那是最理想的狀態,若適配不佳,我會相信選手本人多一點,因為練的人說累,那就是真的累,只不過多年下來的經驗,我也看得出你有沒有在說謊就是了😆。

5. 強度分配

這段的討論是個人過去很常寫的東西,即討論該如何分配訓練強度區間的比率,目前三大主流練法分別是『金字塔訓練(Pyramidal Model)』『極化訓練模型(Polarized Model)『閾值訓練模型(Threshold Model)』

過去有相當多的研究都在討論到底那一派訓練法比較好?然而這篇研究提出個切入點,他們認為過去研究都是整個週期或整年累計下來的訓練強度分配後,才來認定他們是走那一派的訓練法。然而現實情況是,這些頂級的長跑選手,一年下來可能是走『混合模式』而非『單一模式』的,此意即可能訓練初期會走『金字塔模型』,接著進入進展期後改練『極化模式』,也可能是反過來的,故如果分析者忽略了此件事,就只單單計算全年的訓練強度時間或比率,就可能下了錯誤的結論。

有件事絕對是無庸置疑的,不管選手或教練是排那一種訓練法,佔整體訓練比率最高的就是『輕鬆跑』,佔整體訓練達80%以上。若以本研究的定義來說,這裡的『輕鬆跑』是在本研究的7個訓練區間中的1-2區,而這邊定義的Zone 1是指最大心率落在60-72%、體感疲勞在9-12分(滿分20)與血乳酸濃度在1.0mmol/L以下;Zone 2則是最大心率在73-82%、體感疲勞在12-14分(滿分20)與血乳酸濃度在1.0-2.0mmol/L之間。

接著該文章有討論了一些另外20%的跑量的可能分布情形,最主要還是在Zone 3達5-15%,而Zone 3通常就是接近於這些選手的全馬配速,那之所以會有5-15%這麼大的範圍就是因為所處週期的不同,越靠近比賽期,Zone 3接近於全馬配速的比率才會提高。

然而在徑賽跑者來說(Track Runners),他們會與長跑選手相反,他們會在準備期初期跑較多的Zone 3(但最多也不過就15%),靠近比賽階段,Zone 3比率就會大幅下降。

而扣除Zone 1-3以外所剩下的5-10%就是最後的間歇訓練了,也就是Zone 4-5,在這一塊上,長跑選手與徑賽選手也有所不同,長跑選手會在訓練的初期至中期,做較多的的Zone 4-5間歇訓練,反之徑賽選手則是靠近賽季時,才做較多的間歇訓練。

讓我再幫你摘要一下結論,無論是中距離的徑賽跑者(3km-10km)或是長距離跑者(21km-42km),最大的相同點是有80%以上的跑量都是落在Zone 1-2的輕鬆跑;而隨著訓練週期的進展,剩餘的20%左右跑量也會有比率分配的改變,長距離跑者會從基礎期時多一點的速度間歇課表,改變成越靠近競賽期時,越增加Tempo Run或是馬拉松配速的比率;反之,中距離跑者會從基礎期前期是多一點的Tempo Run,改變成越靠近競賽期時,會跑越高比率的速度間歇。是故,真實世界中的課表安排模式,很可能是會因應選手的週期作混合型的搭配,而非單一課表模式走到底的。

J帥觀點8:再一次的提醒了大家,耐力運動的世界裡,絕大多的訓練都是根基於輕鬆、有氧為主的訓練,那怕是專攻5000m或10000m的選手,輕鬆跑都還是可以佔他們的總訓練量達8成,剩下的才是在另外20%的變化,沒有紮實的根基,練再多的高強度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至於各訓練模式的討論,個人過去寫了相當多,前陣子也才分享過一篇走混合模式的實證研究,有興趣請參考:到底那一套週期化訓練比較好? 極化、金字塔、極化金字塔與金字塔極化

這邊同時也補充了兩位選手的課表安排,下圖第一張是2016與2021年奧運金牌Eluid Kipchoge在準備期(圖左)與進展期(圖右)的課表差異;而第二張圖是2012奧運5000m銅牌選手Thomas Longosiwa,在準備期(圖左)與進展期(圖右)的課表差異,若看懂了上方的描述,應當就能理解這課表是如何長成此番模樣的,此就不再一一細講了,請自行參考。

Eluid Kipchoge在準備期(圖左)與進展期(圖右)的課表差異

Thomas Longosiwa,在準備期(圖左)與進展期(圖右)的課表差異

6. 減量期的安排(Tapering)

減量故名思義是透過在賽前降低訓練量的方式,讓身體獲得更多休復時間,以達成比賽時有更好的表現。從過往馬拉松研究文獻上來看,一個減量的操作模式通常是在賽前2-3週起逐步遞減至40%-60%的訓練量,但訓練頻率與強度不變,妥善的減量安排可提高跑者1-3%的成績表現。

然而從這些世界頂端的長跑選手來看,卻恐怕不是如此,因為他們的比賽戰術恐怕不只是單純的拼成績,而是贏得獎牌與獎金,故競爭對手間的互動與配速,都可能干擾了最後的表現,舉例來說,一個確定已奪得冠軍的選手,恐怕不見得會拼盡全力跑個好成績;反之也可能選手受其他競爭者影響,前半段就耗損過多體力導致最後成績衰退,這兩者可能就與減量無關。

再者,根據觀察這些頂尖馬拉松選手的調整,他們往往不會走一個2-3週的減量期,而是只需在賽前4-5天減量就足矣。例如下圖是整理了10位頂尖馬拉松跑者在賽前5週的跑量與各訓練強度區間的里程數,其中最右邊的Week 1為比賽週,賽前總跑量仍有平均116公里(這是未含比賽當天的42.195公里),是故他們的整體訓練量並沒有下降太多,頂多降個10-20%(Week 5相比),但還是可以明顯看出在比賽週的Zone 2, Zone 3, Zone 4的訓練里程是有降低的現象,也就是說這群菁英跑者們還是大致維持一定的訓練量,但強度課表不需那麼多了。


J帥觀點9:不過減量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僅管一再看到許多訓練量不高的人,會越想在賽前來個臨時抱佛腳,但效果真的並不好,只是讓比賽日的狀況更糟,以一個全馬來說,2-3週的減量安排是絕對必要的,只是要減多少量?是該減40%?50%?60%?這點真的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考量因素會包括選手的體能狀況?訓練完備度?減量前的訓練負荷有多高?選手本人的體感疲勞度?預計完賽時間等等。減量,是個難拿捏、難安排也高度個人化的科學與藝術。在無法介入每個人的實際訓練資料情況下,我只能給各位一個參考準則,到了重要賽前的1-2週,請誠實且捫心自問兩件事:第一是我今天是練心安?還是練了真有效果?第二是我確定我身體真的恢復得過來?這問題答案相信會在每個人的心中。

7. 高海拔訓練

高海拔訓練是從1960年代起就被許多耐力運動員所採用的訓練安排之一,且根據統計,自1968年以降,從800公尺到42.195公里的選手,有超過90%的奧運獎牌與世錦賽選手都是有系統性的在進行安排高海拔訓練。

特別是非洲長跑選手,幾乎都是採用『Live-High, Train-High(住在高海拔區,訓練也在高海拔)』,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有先天上的優勢,因為他們普遍從小生活在2000-2500m高海拔的地區,這點是亞洲、歐洲、美洲等選手難以望其項背之處。

但就算沒此先天優勢的選手,往往也會安排在賽前的2-4週前至高海拔地區移地訓練。然而目前在研究脈絡上仍有許多待解的問題,例如到底該在何時進行安排高海拔訓練?何時回平地備賽?至今在研究上仍未有共識;再者,就算研究想要探討高海拔訓練的效果,我們也很難找到兩群相當實力的選手,分別把一群放在高海拔地區訓練,另一群放在平地訓練,最後再來比較兩組的訓練成效。不過這些疑問都是運動科學界的問題,在長跑界,高海拔訓練幾乎已是頂尖跑者間的必備安排之一了。

J帥觀點10:這部份個人在多年以前有撰文介紹過,有興趣請移駕:認識訓練的精神時光屋:高海拔訓練。我也常被問及,有沒有需要做個移地訓練?我都會回答,有錢有閒的話WHY NOT?從一個很實際的角度來看,移地訓練不管去的地方是不是高海拔地區,重點是你這時的生活會只剩下訓練、吃飯、睡覺與發呆,能把自己抽離出現實的忙碌生活,不用煩惱那麼多事,空出那麼多時間可以專心訓練,練完就吃就睡,訓練品質能不好嗎?若是參加訓練營,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相互鼓勵的人,彼此分享訓練心得,也會讓你多有啟發,所以很立即的就是提高訓練效率、品質還有眼界。寫著寫著,我自己也想出國去參加訓練營了....。

希望本文對您的訓練有幫助,下課!

以上內容,花了我相當多時間撰寫,也幾乎所有主題都在過去討論過了,老朋友們可能讀起來也不陌生,那就當作是我的再三叮嚀;若是新朋友們,內容可能頗多,花點時間消化,希望對您的訓練有所幫助囉。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4 則留言:

  1. 上次金字塔和極化訓練的比較,由於測試的是5000,所以先金後極的效果比較好。但從這篇來看,如果是全馬可能先極後金的效果會比較好。所以還是要看目標是什麼,並沒有一個真的誰比較好的絕對標準。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因人而異,或者我會看一個人是缺最大速度呢?還是Tempo老跑不好,那可能就會因應他的狀況去調。個人常講的,訓練是活的!

      刪除
  2. 謝謝J帥整理分享,已收藏儲存~ 這些資源對教練也好實用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