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還是得用一些奇怪的照片,騙騙點閱率的....(該圖的背景故事,留到文末再講) |
在鐵人三項運動裡,騎車強度沒控制好,必然會影響後續跑步,這點無庸置疑,也因此轉換跑的重要性就常被提及!
但怎麼都沒人提『游泳+騎車』的轉換?或者說,先練游泳再騎車,比起直接練車,會不會對體力有影響呢?這影響會有多少?
這也是一個存在我心中很久的疑惑,最近看到了相關研究,那就來分享一下吧。
美式足球達拉斯牛仔隊主場(AT&T Park);紀錄於2011年前去美國德洲開會時 |
在看研究以前,先來解釋一下『轉換訓練』的英文,為何要叫『Brick』,Brick原意是磚頭、磚塊的意思,到了三鐵就變『轉換訓練』了,相關由來有相當多種說法。
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指在騎完車後再跑步,你疲勞的雙腿會有種像帶著磚頭在跑的感覺,舉步維艱就是此意。也因此,如果你會看一些國外的文章,有時也會看到一些名詞像『Jelly Legs(水母腳)』或是『Dead Legs』都是形容這種感覺。
因此也有另一個講法,『Bike and Run It Can Kill』取各字首就成了『Brick』。
但其實追溯起源,是要回到1990年代,有一位名為Matthew Brick(或簡稱Matt Brick)的紐西蘭的鐵人二項選手(騎+跑),他曾在1991與1992連續兩年獲得ITU鐵人兩項世界冠軍,他非常重視騎加跑的訓練,原本是以『Back-to-Back』命名騎加跑的課表,後來就變成以他名字來命名此課表。
額外提一下Matthew Brick有趣的小故事,其實他是醫學院的高材生,進入二鐵領域也是誤打誤撞,一來因為游泳不夠快,才選擇了較有優勢的二鐵領域,但竄起得快,落下的速度也快。在1991-1992兩年的冠軍後,隔年就因有傷結束了運動生涯,回去執業當醫生了。直到2003年,以40歲分齡組選手的身份,去參加了IRONMAN New Zealand,8時59分完賽,打破Sub 9障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又回去當醫生了,一個很短暫出現在鐵人兩項或三項的名字,卻能有課表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也是種至高無上的成就!
但是也有兩個人跳出來,Mark Sisson與Scott Zagarino這兩人說他們在1988年就形容當兩種或三種訓練結合在一起時,會有一種『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的感覺,好不容易完成一樣了,已經撞了一次牆(所謂撞牆(Hit the Wall)是指運動過程中肝醣耗竭,會有使不上力像有道牆擋在前無法前進的感覺),結果再來一項運動接在後面,不就是除了有道牆擋在前面,腳還被磚頭砸到腳嗎?所以『Brick』這字就這麼來了。
到底何者為真呢?不重要!
重要的是『轉換訓練』是很重要的訓練!
非賽季時,是沒有草皮的,有點可惜,但也因此才能進入參觀球場 |
草皮都收起來,不是種在地上的,這算是此行印象最深的事吧!(拍得模糊見諒) |
研究描述:
進本文,這是一篇2019年的研究:Influence of a 2-km Swim on the Cycling Power-Duration Relationship in Triathletes.
光看研究題目,就能猜到內容,該研究找來15個業餘三鐵運動員(10男5女),分別在不同天的日子裡作測驗,一次測驗要先游泳2000m,一次測驗則不用,再觀察他們騎車的數據與身體反應。
這15個樣本資料挺有趣,平均年齡38.3歲,但研究者設定了幾個門檻,需滿足條件才能參與本研究,分別是:『過去兩年內曾經有過IRONMAN距離10.5小時內完賽成績』、或是『IRONMAN 70.3距離5小時內完賽成績』、或是『取得參加IRONMAN或IRONMAN 70.3世錦賽資格者』,至少要有一條件滿足才能成為本研究樣本。這個門檻,反應的是這些選手的生理素質是有一定水平,且有一定訓練基礎的,而且是不分男女喔(列一下這些受測者成績,男生平均是IRONMAN成績10時4分,女生10時16分;男生IRONMAN 70.3是4時37分,女生是4時50分),所以僅管樣本少,但代表性高,是我很喜歡的一個點!
再者,游泳2000m也不是隨便游,那就失去意義了,是要求他們以IRONMAN 70.3的比賽強度來游,結果是平均33.7分鐘游完,平均游泳心率151bpm,是這群人平均最大心率的88.9%,一游完馬上測他們的血乳酸濃度,平均達6.5mmol/L。以上這些只是要告訴正在看本文的你,這強度真的有高!
接著從游完到騎車測驗,包括更衣、穿鞋、暖身到測驗開始共間隔10分鐘。這測驗是讓選手在訓練台上,用漸進式的每隔幾分鐘就增加一次功率,(共做兩次,包括Submaximal Test與Maximal Test,但我這不想多談方法,略),同時紀錄每一個階段的血乳酸濃度與心率的結果,那就直接看表格吧!
研究結果摘要:
來幫你重點摘要一下,左一欄位的『Bike only』就是只有騎車,『Swim-Bike』就是先游2000m再騎車,接著下面我一一講解各項生理指標結果:
1. Power at 4mM與HR at 4mM,是指當血乳酸濃度達4mmol/L時的功率與心率。很明顯的,游泳過後再騎車,平均功率掉到219w,有明顯的低於單騎車時的230w,掉了3.8%;心率則相似,沒明顯差異。
2. Economy經濟性,是指達到220w(男生)與150w(女生)的時候(這220w與150w的值,是在測驗時得到會到達血乳酸濃度超過4mmol/L的點),把這功率值除上各人的最大攝氧量就得到單車的經濟性,理想上我們會希望這值越高越好。這邊發現,先游泳再騎車後的經濟性反而提高,但並未達統計上顯著,反倒是心跳有明顯上升了。
額外一提,先前記得也在某篇文章裡提過跑步經濟性這主題,並且提過在菁英級選手身上,會有經濟性與最大攝氧量呈現負相關的狀況。我這次在寫這主題時,也看了一篇研究(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2max and economy/efficiency in world-class cyclists),這研究也是發現在世界級的自行車手身上,發現選手的經濟性與VO2MAX呈負相關,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不過不想離題太遠,有機會再細談。
3. RER是呼吸交換率簡寫,這邊不顯著,所以有沒有游泳,並不影響騎車時的呼吸交換率。
4. VO2MAX最大攝氧量,有先游泳的話,明顯下降。
5. 測驗過程中的最大心率並沒差別(雖然差一點就達統計上顯著了)。這邊額外補充一下,這測驗是採漸進式的每隔幾分鐘增加功率,直到你踩不動為止,所以最大心率必然出現在你力竭的時候。
6. Peak Power與Relative Peak Power,前者是指受測者騎到力竭時的階段功率,而後者就是除上各人體重,也就是功率體重比。這兩個也有明顯差別。本來的Peak Power是356w與5.15功率體重比,先游泳之後掉到剩340w就騎不動了,掉了4.8%的比率,平均功率體重比剩4.94。
AT&T Park隔壁就是MLB德州游擊兵隊球場,一天看兩球場 |
2011年還在西雅圖水手隊的鈴木一朗,才是此行真正目的啊! |
研究告訴我們什麼事?
接下來,就來談談怎麼解讀這研究結果,與實際上運用及建議。
1. 首先,先解釋一個狀況。很多人都有發現,為何在113km或226km比賽裡,好像游完泳後去騎車時,單車心率都會比訓練時來得高,撞牆期或衰退也來得比訓練時還早?其實51.5km也應當有此現象!
僅管這研究裡是發現,游完泳後再騎車,血乳酸濃度達4mmol/L時的心率沒明顯改變,但是功率卻是下降的別忘了,而一般人若是在比賽中,打算以訓練時的功率拿來比賽時用,沒有考量到其實你已經先游泳先耗費掉一些體力了,那要騎到原本的功率時,心率必然會比訓練時來得高!
若還不理解,可以回到上表格去,假設沒先游泳狀態下,騎到230w才進到4mmol/L血乳酸濃度,並達平均147bpm(有游泳的話,219w就進4mmol/L,心率148bpm)。那如果游完泳再騎車,並且要漸式加功率直到230w時,我相信心率絕非只有147bpm,同意吧?那血乳酸濃度也必定會超過4.0mmol/L對吧?那自然疲勞程度來得更早了!
2. 再者,先游泳再騎車後,能撐到的最大瓦數也有明顯下降,而且降了4.8%。這也反應一個狀況,游泳總是給人感覺,是以上半身肌群為主,應該對下半身肌群主導的騎車或跑步的影響性不大才對。但在2km的游泳,平均33分多游完之後,且是達平均最大心率89%左右,已是乳酸閾以上並有些進入無氧區的強度,對身體的疲勞度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那也許你會認為,我又不會游這麼快,是不是影響就會小一點?就能降低游泳對單車的疲勞?個人認為也不盡然,因為你沒游那麼快,不表示你游泳的強度與血乳酸累積速度就比他們慢,再者,別忘了這研究樣本是一群IRONMAN 10小時初頭,或IRONMAN 70.3在4時37分(男生)與4時50分(女生)就能完賽的選手,他們平時的訓練質與量絕對不會少,游這2000m對他們而言,相信也不會太難,但是反應出來的是,都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單車了,一般人所受的影響應該更大一些才是。
所以若是游得稍慢些的人,假設是45分甚至將近1小時才游完的,可以想像,游完後的疲勞度,絕對高於本研究的樣本。
這就能解釋,為何當你在比賽中游完泳,一上車的心跳就降不下來,即使你刻意降低游泳強度,還是有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小時的疲勞別忘了,尤其是你已在水中先打了一組至少30分鐘以上起碼是最大心率70-80%以上的課表,已累積了不少的血乳酸啊,進到比賽裡,單車疲勞期當然就會提早到了。
還有別忘了,如果這是3800m距離的游泳呢?
3. 另一點,這研究的游泳,是在游泳池裡進行,少了開放水域與比賽的緊張氣氛干擾,肌肉與神經緊繃度應當是較為低的。而實際比賽中,游泳帶來的疲勞度也應該是較為高一些的!這也是我上一篇文章要提的事情,游泳一定要多練,尤其一定要克服緊張與恐懼,你多出來的自己嚇自己,必然會在成績上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4. 回到運用層面,那是不是該練『游泳+騎車』的轉換呢?其實我覺得重要性是沒有『騎車+跑步』來得大啦,除非是專攻51.5km與26.75km距離者,那就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了。另外是現實上也比較難做到游完泳馬上騎車,除非訓練台能架在泳池旁,或是開車4+2帶著單車去游泳,游完後馬上能騎,而且是無安全顧慮能有強度的騎,那才比較能模擬到實際比賽狀況。
但這樣的訓練模式,個人認為是到比較進階的程度才有必要的,不然一次做好一件事,把每一天每一個訓練做到位比較重要。
5. 另外可以思考的是,我們常會以在訓練時的表現,包括功率、心率、迴轉等等客觀數據,來決定到了比賽時的配速計劃。但這篇文章提醒了我們,有時還是要想想游完泳後,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疲勞影響的,是不是要設定這麼高標的數字?還是要打點折扣?
這邊也補充一下,很多人會看網路上的一張表格,就決定113km用XX% FTP來騎,226km就用OO%FTP來騎,這是風險很高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訓練程度、強弱項、天氣、路線、甚至FTP都可能設定錯誤,隨便看個比率就拿來用,就跟生了病上網問診而不找醫生一樣,沒參考性又可能害死自己,最好的方式還是回到自己的訓練資料裡找線索,並在訓練中多試試比賽配速、功率與心率比較實在。
6. 比較可惜的是,這篇研究沒辦法解答如果是游完泳後,不要以漸進式增加功率(即Ramp Test),而改以在單一功率值,例如220w(男)與150w(女),這血乳酸會達4mmol/L的值,並持續騎上至少45分鐘或甚至90分鐘以上,比較有沒有先游泳的生理狀態差異,我想會更貼近實際113km賽事的感覺,也許能得到不一樣的線索,瞭解在長時間運動下的單車影響性。
7. 最後,本文真正的用意,還是想表達,別小看了游泳的重要性,也別以為反正游泳好像用的肌群跟騎車與跑步無關,就不影響後兩項表現,這影響絕對存在的。加上若練習游泳的頻率越低,在水裡的經濟性或游泳效率必然也越低,對後兩項的影響必然更大,這研究所用的樣本都是業餘的菁英,他們都有4-5%的單車能力衰退了,那如果都不練游泳的人,想必衰退幅度會更大!
鐵人三項,你可以有對特別一項運動的偏好,也可以有訓練比率高低的分配,但絕不可有放棄特定一項的想法!
2011年的J帥,嗯....有點帥.... |
喜歡這篇文章嗎?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喔!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早期還沒腕式心率表時 , 游完泳上岸騎車心跳帶一掛 , 靠~ 16X(最高心率85%+) , 然後又要打到目標功率 , 就一路死活拖到一半就掰掰了 , 現在知道游泳心率要穩住後面才能玩下去 , 穩~穩~穩~ 真的很重要
回覆刪除那現在懂為何我要逼你練游泳了吧? 練游泳不是為了游泳,是為了後兩項
刪除原來Brick Run是這樣來的, 我是看蕭昱strava才發現這用語, 之前以為是騎車跑步各像一塊磚頭疊起來一起訓練的意思.
回覆刪除冷知識~~
刪除功率除以體重是功率重量比。
回覆刪除怎麼會換成推力比的?
謝謝你提醒,已修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