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i島的火紅夕陽;紀錄於2017年KONA行 |
今天不聊研究怎麼說,今天換我來說說,該怎麼克服開放水域的恐懼,以及該怎麼在日常訓練裡,透過練習,提升對自我游泳能力的信心!
開始前先講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本來就差點因游泳溺水而棄賽的,只是救生員不讓我放棄,我就只能硬著頭皮游完,並且一路這麼樣的練到今天了!
我是在2009年29歲時完成第一場鐵人三項,當時是因為在28歲時決定要在30歲完成三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要完成一場鐵人三項,為了這個才開始學游泳的,第一場三鐵是51.5km距離,在苗栗明德水庫舉辦,這場是採分組出發,我那年在游泳池裡也練了幾個月游泳,自覺很有信心,也不怕水,於是開賽前一刻,很帥氣的就站在第一排準備出發,而且大家都超客氣的,不斷禮讓我,連卡位都不用卡就排到最前位了,這就是悲劇的開始了.....!
我:我要棄賽,我不行了(死抓住浮台~)!
救:你先休息一下,等下再繼續游,不可以放棄。
我:還有不能放棄的喔?
接著,我心生一計,考慮直接游回去岸上比較快,但回頭一望岸邊,下一個分齡組的馬上又要出發了,完了我!
我:我真的不行了,我要放棄,並準備爬上那救生員待的小浮台。
救:你不要上來,會倒啦,你就趴著休息,休息夠了再慢慢游。
我(瞧見救生員有個魚雷浮標):不然,你魚雷浮標借我!
救:不行,我只有一個。不然你拉著水道線慢慢游!
當你後方是下一分齡組的嗜血鯊魚即將撲來,而前方是殘忍無情的冷血動物,這一刻,我選擇了.........拉著水道繩,邊拉邊用蛙式慢慢往前凸,心裡還不斷告訴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要是現在放棄了,我以後會怕水一輩子啊.....』!
就這樣,我游完了,最後也完賽了,我依然記得是分組11名(取10名頒獎),這個原本只是30歲前要做的其中一事,卻發生了游泳的慘案與落選頭不甘心,回去後就開始奮發向上,苦練游泳,堅持至今了!而這個故事我在過去演講時提過了不少次(所以可能你已聽過了,其實我自己也講得很煩了XD),那就再寫一次給沒聽過的人吧,以後只要丟這懶人包給沒聽過的人就行了。
第二件不曾講過的事情是,其實我到現在還是怕開放水域。所以我的訓練裡,絕對不會發生什麼賽前才游個幾次就去比賽的事情,沒有。因為害怕它,所以一直很小心謹慎看待它,練習,就是化解恐懼的最好方法!
因為害怕,才會懂得小心謹慎;2017年Maui島 |
好,進主題。分兩個部份來談,第一部份先認識恐懼,我們先釐清,你的恐懼來自於何處?第二部份,談如何透過不同的訓練課表,一一化解掉你的恐懼源!
認識你的恐懼來源
要化解恐懼,得先瞭解你的恐懼從何而來?才好對症下藥。我推測不外乎以下幾點:
1. 怕水(嗆到、吃水、換不到氣、踩不到底...等等)
怕水也有層次上的差異,如果你敢去游泳池游泳,甚至敢去衝浪、浮潛、或是SUP、獨木舟等等水上活動,說實話,你根本不叫怕水,你的恐懼源並不在此,請往下一點移動!
比較輕微的怕水,就是怕嗆到、吃水、換不到氣等等,踩不到底則是來自對於水性的不熟悉,懷疑自己在水裡是否能浮得起來?這類狀況追根究底,就是好發於很少游泳的人身上,越不游越不熟,但這類問題好解。
不過,只要是這一類的狀況,就會導致游泳的時候發生很多錯誤或是更費力的游法,例如換氣角度過大(怕吸不到氣)、推水不完整就急著換手(為了換氣)、換氣角度過大也可能造成姿勢不穩定導致延伸手過中線、頭部換氣角度過大也是下半身過沉的主因,還有全身不協調等問題等等。這類問題算好解,多練而已沒別的!
那怕水層次最嚴重者,在我認識裡的人裡頭最為怕水的人,莫過於我太太了。別說所有可以穿救生衣的水上活動了,她是連洗澡時用蓮蓬頭沖到頭部以上都會怕的人,若是去沙灘海邊,只要水達到膝蓋處,她就會緊張到想逃了,所以那種什麼『小倆口牽著手在沙灘上奔跑踢水喊著來追我呀~哈哈哈~的八點檔情節』,我們生活裡不可能發生的!這種才是真的怕水,不過反正她也沒打算游泳或改變這件事,也不影響生活,所以沒差了。除非你也怕水成這樣,那就別想著三鐵了,我會直接勸你放棄!
2. 怕人群的壓力
也有的人在游泳池都游得不錯,到開放水域也OK,但只要一比賽就被嚇到不太敢游了,不管是怕被打到抓到、怕周圍節奏太快、怕競爭氛圍殺氣過高等等。
這部份也可從兩角度來看,第一是如果你害怕這壓力,那請晚點下水或靠邊游,尤其現在大多比賽都是採Rolling start下水,過往那種一次幾百幾千人同時開始的震撼已相當少了。
而越往前的,往往都是追求成績者,你必須先理解一事:『他們更怕被你打到或影響到,他們也沒空去打你,反而都是想要更保護自己,因為成績更重要』,除非你速度很慢又擋在他們前面,他們為了追求成績才會想把你推開,對自己速度沒把握又害怕這種場面的話,請閃開一點即解。
最難游的地方絕對是這裡,不是浪也不是怕踩不到底的問題,而是周圍的殺氣;2017 KONA |
3. 怕游不完
三鐵的游泳距離不外乎四種,750m, 1500m, 1900m, 3800m,時間最多就2小時可游完,但我觀察到很少人會真的在平時訓練裡游到這麼多的量,尤其是2000m以上單次不停的游量,多的是只游個800m, 1000m而且是很輕鬆的游完就上岸,既沒訓練架構也沒課表的規劃。一旦比賽當天需要一口氣游這麼長距離時,這個壓力感就變得龐大無比。
而游泳又不像單車或跑步,當你騎不動時,可以下車休息,或甚至在車上輕鬆踩就能慢慢恢復體力;跑不動時也可走走路,距離也在累積。但游泳不是,當你游不動,或需要停下緩和或調整泳鏡泳帽時,在游泳池裡,你可以停在岸邊調整好再出發。但到了開放水域,一旦停下來,許多人就不知道該怎麼休息了,再加上踩不到水的恐懼,整個人就亂了套。
解法有兩個,其一是你一定要有一套在水裡休息的方法,不管是踩水、蛙式、抬頭截式蛙式等,只要能夠緩下來能休息、調整就行;其二就是長泳一定要有,也是最基本,練到對於1900m或3800m都無感,甚至超出這距離。別忘了,實際比賽時,還是可能游歪,歪到超出比賽距離的,加上比賽的緊張氛圍下,你絕對會比在游泳池裡游還來得費力一些。
4. 怕游不快
這是進階版的追求成績者才會有的壓力源,游泳又不像騎與跑,它是一項很難邊游邊看手錶,瞭解當下時間、配速的項目,而在水裡看岸上或水上的定位點時,往往又會有更遠的距離感,岸上看是很近的50m,但從水裡看的50m,視覺落差下,水裡看絕對更為遠得多,不知道怎麼配速加上想要追求成績的壓力,就成了恐懼來源!解法上,多練不同速度的配速,並一定要訓練身體有對速度與時間的敏感度。
也是Maui島,看海吹風超CHILL |
八大克服開放水域恐懼的訓練課表
對於鐵人三項來說,尤其是113km/226km這兩種距離。個人對游泳的建議都是除非你完全不知道怎麼游,需要重新學習,或是打算砍掉重練,每週花相當多時間來專注發展游泳項目。不然以游泳佔整體訓練比率大多在15%上下,最多20%,以一般業餘人士來說,每週很可能最多只有2-3小時可以練游,所以直接抓重點練,以下是我給予的練習方向與課表範例:
1. 從愛上水開始
如果你是個連下水游泳都會怕的人,就先別急著逼自己去學游泳了吧,因為我實在在泳池邊看過太多為了參加三鐵而去參加游泳班的人,光是剛開始的換氣、踢水、基本動作,就大大的打擊自信心,手腳不協調、吃水、嗆到,就已經夠怕水了,還被一連的挫折打擊,那就先緩緩吧。我會建議先去玩水吧,各式各樣的水上活動,舉凡浮潛、潛水、衝浪、SUP、滑水等等水上活動,先熟悉與瞭解水性,讓自己喜歡上水是第一步,『玩』是學好一件事的重要基礎!
先學會愛上水吧,光想像海底的豐富生物就很想跳下去對吧!對吧?2017 KONA |
2. 長泳,常泳
克服單純對水的恐懼之後,或你根本沒這問題,那就開始練游泳吧。長泳絕對少不了,至少2週要練一次,想參與113km至少得要有2000-2500m,單次游完不停的能力;要參加226km者,從2000m開始,逐步漸增至3000-5000m不等,賽前一定要有達3800m以上的單次游量。剩下的訓練日子裡,也要很習慣能有一次游上1000m-2000m且不累的能力,密集的接觸水性是不二法門。
長泳不需快,如同騎車與跑步的 LSD,建立身體在長時間運動時的效率性,也降低心理對這距離有游不完的恐懼。而且若你是怕水或怕踩不到底的人,我會建議除了折返時翻牆可碰到牆邊外,其他時間全都不能讓腳踩到地,就算泳鏡進水,要嘛撐完,要嘛邊踩水邊調整,是的,你要想像你正在一個踩不到的開放水域!
課表a:單次長泳不停1500-2500m(給113km參賽者)。
課表b:單次長泳不停,從2000m漸增至4000m,實力中上者可增至4000-5000m。
長泳時,雖無聊但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計算自己的划頻,接著可以控制在速度不變下,不斷降低或提高划頻,或是變化踢水節奏,去體會不同的游法;也可以邊游邊練習抬頭截,或截式與蛙式替換,學習定位;或者試著閉上眼睛游一段,如果你過了水道中線或碰到水道線,表示你的游泳入水手一定有一邊歪掉了,這些都是打發長泳無聊的方法。
3. 參加長泳活動
為了給自己一點目標,可以參加長泳的活動,若您是怕浪的人,優先可考慮像日月潭、活水湖、愛河這類較不會有浪的活動,其次才是大鵬灣、金門料羅灣、外木山等。
在我初鐵完成後,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就參加了兩次長泳,但長泳的氣氛太休閒,跟三鐵的肅殺氣氛還是有差別,加上還要帶魚雷浮標,游起來不太舒服(有種叫跟屁蟲的,體積小,可取代魚雷浮標)。於是,我同時也密集的參加鐵人三項賽,有的不見得是全程,而是參加接力賽,我只負責游泳,目的就是要累積經驗與消除恐懼。
4. 延長換氣
當長泳也沒問題時,可以再做點變化,透過改變換氣的頻率,一來提高肺活量與專注在換氣效率,二來當我過去在開『輕鬆游(Easy Swim)課表』時,被問過到底怎樣才叫『輕鬆』?如果你可以游完下面這課表,這速度才叫輕鬆!
熱身:自選10-15分鐘
換氣變化1000-2000m不等:每100m為1組,單邊換氣者,前30m 6拍換氣、接著30m 4拍換氣、最後40m 2拍換氣,100m結束後可依個人需求決定是否短休(5-15秒為限)依此類推;雙邊換氣者,前30m 7拍換氣、接著30m 5拍換氣、最後40m 3拍換氣。
以上兩種都可自行增加變化,甚至可加到8或9拍換氣,也可自由拉長游泳距離,或甚至各組間都不休息,而為了要能順利完成此課表,重點在速度絕不能快,同時也一定會面臨憋氣到有些不舒服的狀況,但在實際比賽中,難免會有換不到氣的情況(被浪打到、被人碰到等),你可以想像這是為了訓練自己模擬在偶爾換不到氣的情況發生時,自己仍有練習過的經驗,不慌不亂,下次再換氣就好!
4. T配速
當有一定游泳基礎心肺能力後,就可以來做點變化了。在先前文章裡,介紹過游泳的T Pace(如何決定游泳的T Pace),不管是用CSS來衡量,或是1000m測驗的平均值都可以,先有個起點,接著透過課表變化,去提升乳酸閾區間的能力,也提升游泳的速度。
熱身:自選10-15分鐘
T Pace 100m循環:T Pace 100m,反覆10-20組,組休10-15秒
緩和:自選5-10分鐘
課表b:
熱身:自選10-15分鐘
T Pace 400m循環:T Pace 400m,反覆3-5組,組休60-90秒
緩和:自選5-10分鐘
熱身:自選10-15分鐘
間歇游500m-2000m不等:I Pace 50-200m不等,組休20-60秒,反覆10-20組
緩和:自選5-10分鐘
熱身:自選10-15分鐘
間歇游500m-2000m不等:I Pace 400m + 休60秒+I Pace 300m + 休50秒+I Pace 200m + 休40秒 + I Pace 100m+休1分後,反覆1-2組。
夏威夷的午後,隨時都有機會看到彩虹,所以夏威夷又稱為彩虹島;2017KONA |
6. 變速游
真正的比賽裡,不可能是用單一速度游完的,在剛下水那一刻會由於興奮、緊張等因素,不自覺拉快速度,或是在超越人與轉彎時,也會改變原有的速度,變速游的目的,就是訓練身體熟悉不同的速度,同時利用在緩和時,給自己喘口氣與降下心率的機會。
熱身:自選10-15分鐘
變速游:T Pace 50m+緩和150m,反覆10-15組(實力佳者,組間可不休,沒把握者,組間可短休)
緩和:自選5-10分鐘
熱身:自選10-15分鐘
變速游:T Pace 50m+緩和50m,反覆10-20組(實力佳者,組間可不休,沒把握者,組間可短休)
緩和:自選5-10分鐘
兩者的變化在於快與慢的比率,也可以採全力衝刺25m+緩游75m的變化,或甚至以全力衝刺+T Pace+緩游的組合搭配,不斷打亂游泳的節奏,不只速度有變化,划頻與踢水頻率都不斷改變,讓身體得到不同的刺激,也是為了符合在比賽裡的多種變化干擾,不可能用單一頻率游完的,所以透過不斷的速度變化,讓你更熟悉水性與訓練自己對速度的掌握。而且這樣的練法,會覺得時間過很快,消磨在游泳池裡的無聊時光。
7. 別忘了防寒衣
僅管在台灣的比賽裡,不見得每場賽事都穿得到防寒衣,但是總有機會穿到的,可我發現很少人實際會穿防寒衣去訓練,等到比賽時才拿出來穿,結果不僅游得不舒服,甚至還有穿防寒衣游得比不穿還慢的情況。
個人建議,如果你預期得到你接下來的目標賽事有很高機會穿到防寒衣的話,有幾個訓練重點一定要記得,首先是最起碼你要有穿著防寒衣游完比賽距離的訓練,也要有游速度的機會,尤其游速度課表時,游完後不緩和上岸馬上脫掉,這幾個訓練下來,你就會發現防寒衣會不會磨脖子?要不要擦凡士林(或有一種叫Body Glide)?脫防寒衣順不順?穿防寒衣好不好游?你會多出很多想法的,相信我!
額外補充一點,若你選擇穿長袖防寒衣,游法上會略有不同,在游泳的恢復階段(Recovery Phase, 即推完水的手拉到水面上時的休息階段),若你是擺手動作較大的人,這個動作會讓你肩膀很容易酸,不見得撐得完3800m。所以游起來時,要盡量縮小手臂擺動的幅度,手離水後不要用大車輪揮向天空的方式,而改為從身體一旁略從水面上撩過,就能減輕肩膀負擔。而這點,就是必須你實際穿下水去游,才能體會到的了。
其實以台灣天氣來說,無袖防寒衣就能應付大部份水域了。而對於怕水的人,也請放1000萬個心吧,穿了防寒衣,想沉下去也不可能了,不過還是要提醒,千萬也別因為太依賴防寒衣就不練游泳,否則比賽當天禁穿的話..........你知道的。
2017年在Maui住的民宿裡的廁所與浴室,很有自然感吧! |
8. 其他(技術、肌力)
最後才是提各式各樣的技術、肌耐力提升或是各種玩具了,不代表技術層面或肌力層面不重要,而是若你連游完比賽距離都有問題,優先發展『能完賽的能力』更重要,其次再開始修正與調整自己。因個人實在碰過太多人,一個月游沒兩次,一下水卻連游1000m都有問題,卻只想把問題怪給是姿勢有問題,接著就來問該怎麼調姿勢?(其實單車也常碰到此類狀況,一個月騎沒兩次車,一騎出去就腰酸背痛,卻只想把問題怪給是Fitting的問題;跑步,同理)。
訓練量是基本,尤其鐵人三項所能練的游泳時間已經很有限了,如同上方所談,一週只有2-3小時最多的訓練時,一組長泳再一組速度,可能就去了7,8成時間了,剩下時間我會建議可以從發展肌耐力(划手板)、踢水與你的弱邊作強化等三部份選一個加強。划手板不用多說,是強化上身力量的好方式之一,但前提是你的游泳姿勢已經穩定了,才建議使用,否則越游,姿勢越走鐘!
再來,踢水是我建議也是至少2週要練1次,這是普遍從事三項運動者,相較於游泳選手最弱的一環,除此之外也透過踢水,加速腿部代謝,排除騎車與跑步的疲勞。
最後,就是你在訓練過程裡,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弱點?例如右撇子的左手抓水推水容易不順,那就可以針對抓水作加強,例如搖櫓、單手游、握拳游等都是常見的技術課表。或是總有一邊換氣不順,那就可以針對弱邊換氣作加強。
結論很簡單:游!
整體來講,要化解對開放水域的恐懼,最好的方法還是先釐清自己在怕什麼?接著針對原因作訓練上的強化。而整體重點仍在於多下水,多熟悉水性,多作點游泳訓練上的變化,提高自己在不同距離、速度、划頻節奏上的熟悉度,也透過這過程,瞭解自身強弱項,保留優點並修正弱點。
但當我自己寫完這篇後,深深有感,一週2-3小時的游泳好像還真是少到不太夠用啊!可是反過來說,如果連這一點時間都不肯投資,那要說是真的想練好游泳?或克服對水的恐懼?自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冬天其實才是最好練游泳的季節(人少了),準備下水吧!
幸好我還在游泳池階段, 陪小孩游, 暫時還用不到. 另外,發現一個小筆誤. 2.長泳...也要很習慣能有一次游上100m-200m且不累的能力 應該少打了一個'0' XD
回覆刪除感謝糾正,確實筆誤! 尤其寫那麼落落長的文章時!!
刪除陪小孩游很重要啊,這樣他將來長大後,有很多玩水上活動的機會,他會感謝你的
我自己雖然不是很怕水,但是見到大浪仍有不自覺的恐懼,另外看到教練寫這個訓練時間,覺得自己游泳時間似乎也不太夠,我要想辦法來增加游泳時間了。
回覆刪除你睡飽啦?
刪除哈哈哈哈哈哈~的確睡飽了,另外呼應一下你這篇,我也買好防寒衣了,不怕水的指數提升10%
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