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體重管理:不是越瘦越好這麼簡單的(上)

夏威夷茂宜島, 紀錄於2017 IRONMAN KONA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瘦的人跑得快,或瘦多少可以增加多少的速度,跑步(尤其長跑)最為明顯,但在鐵人三項裡,此類研究也相當多!

例如摘要兩篇研究在此:




1. 2013年的一篇研究:『Marathon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body fat percentage and training indices in recreational male runners』,兩個重要結論是體脂肪率、週訓練量與訓練配速是影響馬拉松時間的關鍵。

2. 2011年的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ropometry and Split Performance in Recreational Male Ironman Triathletes』,針對的是IRONMAN Switzerland 參賽者的研究,雖然樣本只有184個,但研究發現是低體脂率、低BMI者的完賽成績是較好的,而且跑步單項成績更好。


這樣聽起來,好像認真減肥就好!

但其實忽略了一個可能更重要的因素,這些不管是長跑或三鐵選手的優異表現,他們的訓練投入度也一定是高的,否則光只是瘦就有好表現?我想這是站不住腳的邏輯。

這並非是說以上研究是錯的,這兩個研究沒大問題,只是在運用研究結論上要更小心一些。

就社會科學研究角度來說,這比較像是個中介變數的影響,訓練投入是自變項、體重或體脂是中介變項、成績表現是依變項。

如果你不瞭解上面這話的意思,那我用白話文來說,一般人只要是認真投入於訓練(包括訓練的質與量),體重與體脂要高本就不太可能(除非你過度放縱飲食),甚至自然會瘦下來,最後影響到成績表現,所以較瘦或較低體脂的人,會有較好的運動表現,這話沒有錯,但大前提是透過訓練投入導致精實的身材,才帶來好表現。

所以,當有人問我需不需要減肥?  

我會認為,如果你的BMI與體脂都在合理範圍裡,那就先要求讓訓練到位,口腹之欲適度控制,先要求有速度有耐力,而不是過度控制飲食影響了訓練品質,那就本末倒置了。


尤其是在進入進展期時,訓練強度或訓練量提高的同時,但還刻意節食,很可能發生的狀況就是身體缺乏足夠能量去修復因訓練後肌肉破壞與能量缺口,以下圖來說明就很清楚,最右方就是有訓練耗損的程度高於身體所需的能量時,這時的身體能量不足,衍伸出的問題就是恢復會變慢、免疫降低、情緒易受影響、更慘的可能感冒與OT。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k5Kby3

永遠不要忘了,訓練,仍是第一優先!

下集再來講,那要減肥,該在何時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喔!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