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一場馬拉松後對身體產生那些影響?

芬蘭為了紀念已故知名音樂家:西貝流士,設計了鐵製人像紀念;紀錄於2019

轉眼又到了馬拉松的季節了,許多人可能才剛比完三鐵,又馬上投入馬拉松訓練,而且往往比賽又不只有一場,在一場又一場的接連征戰後,你知道這些賽事對你的身體產生了那些影響嗎?

每一年,我大概都會寫些『勸世文』,今年也不例外,拿一些證據來告訴你,馬拉松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少?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地點就在赫爾辛基的西貝流士公園,另有管風琴地標

主要要談的研究有兩篇,但涉及一些醫學名詞,但我會盡量簡化!

第一篇,2019年的研究:Recovery of Inflammation, Cardiac, and Muscle Damage Biomarkers After Running a Marathon

這篇我很喜歡,有三大優點,其一是它對於選手的追蹤調查持續了1週以上時間,觀察賽前、賽後、乃至於賽後8天的狀況;其二是調查這些選手們的健康指標包括免疫系統、心臟、肌肉損傷程度,調查狀況算是相當全面。

第三,這研究原本有共計456人參與,皆來自於一場2016年在西班牙Valencia City的馬拉松,但他們額外再設定了篩選標準,讓樣本更趨一致性,這些標準包括了:『年齡要在30-44歲間』『BMI在16-25間』『全馬成績在男生有3小時至4小時內完賽』,以及『女生要有3.5小時至4.5小時完賽能力』

最後樣本雖減至86人,但反應出這些是具一定訓練底子與經驗,並有相似的生理條件,個人認為這樣的篩選有高度意義,也可反應了這些人都有一定能力與訓練基礎,理應也是可被認為是所謂的『體能較好』的人,如果他們賽後的疲勞傷害都高,那練不夠的人,可想而知只會更慘。

近看確實頗為壯觀

進研究結果以前,先介紹幾個本研究所採用的指標參數(依變數),尤其這些名詞我在看本文前有的也沒聽過,故我會稍加介紹,就當一起學習吧。同時每介紹完一個名詞,下方會再放上一個研究結果圖形,方便理解,同時這些都是抽血就能得到的結果,也許下次你想要健康檢查或想瞭解自己是否真的過度訓練了,這都是不錯的參考指標。

1. Lactate dehydrogenase(乳酸脫氫脢;LD)是一種從事葡萄糖代謝的酵素,廣泛存在於人體各組織細胞的可溶性部份,心臟、肝臟、腎臟、肌肉、血液、腦、肺的細胞多含這一種酵素,當細胞自然死亡或受傷時,就會釋放到血清中,它有一定的正常值,但我發現本研究裡提的男生正常是135-225U/L;女生135-214U/L,跟台灣一些醫療專業建議值有一點出入,但這邊不深入討論原因。只不過這樣就能理解,當身體細胞或組織被破壞得過於嚴重時,這個LD值就會偏高超出範圍

結果:這86人的LD結果如下圖,每一個黑點反應的是在檢驗時的各個LD值,r值則反應效果大小。白話來說,剛完賽時,LD值會達到最高峰(平均為318U/L),要一直到賽後192小時(8天後),平均LD值才降到182U/L的正常範圍內(但平均的意思是,還是有恢復較慢的人在接近300U/L的)。

2. Creatine kinase(肌酸激酶;CK):補充一下,Creatine就是肌酸,重訓者常用的營養補充品之一,這樣就很易理解,這是判斷肌肉損傷程度的指標。本研究所採用的建議值是男生應小於190U/L,女生小於170U/L。

結果:CK這值會在剛跑完馬拉松後24小時達到最高峰,接著才逐漸遞減,6天後樣到236U/L,8天後才降至166U/L正常值。

3. 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T (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T/也有稱為肌鈣蛋白;hs-TNT):這是跟心臟有關連的一個指標,而『troponin』又區分為『troponin T』、『troponin I』、『troponin C』三種不同的蛋白質所組成。但說實話,我目前還搞不太懂差在那,但本研究只討論troponin T,另外我在下方分享的另一個研究,則是討論troponin Ttroponin I。但絕對可以確定一事,當心肌細胞受損、心肌炎時,不管T或是I,值都會上升。另外,今年很紅的一個病:心肌梗塞,也跟這個指標很有關連。本研究所採用的建議值是14-30ng/L。

結果:hsT-TNT這值,在剛完賽時會達到最高峰,也是心肌受損最嚴重的時候。但也很快在96小時後就可恢復正常值。這邊有個討論是,馬拉松雖然距離長時間久,但其實並不是個高強度高心率的運動(對比多組數的短間歇速度訓練),故恢復的時間會較快。

4. C-reactive protein(C反應蛋白;CRP):由肝臟生成的血漿蛋白,當一個人發炎程度或組織損傷時,該值就會快速上升,因此在許多手術或治療後,都會以此判斷。本研究所採用的建議值是小於0.5mg/L。

結果:馬拉松賽後隔天會是CRP的最高峰值,接著才緩慢下降,也是約莫到至少7-8天後才能恢復正常。

5. 這篇研究還有個針對『完賽時間』做的額外分析,我直接列出結論來。完賽時間越短(速度快)者,乳酸脫氫脢(LD)』高敏感度心肌旋轉蛋白T』的值越高;完賽時間越長者(速度較慢)者,賽後的『C反應蛋白;CRP』會較高,並且持續48小時都在高檔;而肌酸激酶;CK與速度快慢無關,一樣傷。

白話來說,速度越快,反應的是對身體的組織、細胞、心臟的損傷越大;而速度較慢者,賽後的免疫系統被破壞得較為嚴重,需要格外小心額外的感染或生病。但不管你快與慢,一場42.2km的馬拉松,對肌肉都有相似程度的破壞。

再近一點看就....改變你的三觀

補充資料

在進結論之前,我想再分享另一篇研究。因個人在查詢以上資料時,又發現一篇今年的研究讓我想特別再抓出來談一談,這篇一篇整合且回顧式的研究,故這樣的結果有更高的代表性,同時是針對半馬、全馬、超馬跑者在賽後24小時的『心臟損傷程度』做探討。

會特別想提,是因為光今年身邊就有3個朋友且都是運動能力相當好的朋友,心臟方面出了問題,有些顛覆一般認為『運動表現好者 = 心肺功能好』的想像。

研究為:Effects of medium- and long-distance running on heart-damage markers inamateur runner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這篇研究是整合了過去數十篇研究,針對的是賽後24H的『troponin T』troponin I』(這兩者都是衡量心臟受損與否的指標),前者共計在過去研究裡有1195名跑者的資料,後者有825名跑者。比較可惜的是,這篇只探討賽後24小時的狀況,但畢竟要能連續收集多日的資料也不是件難事。

直接進懶人包結論:

1. 賽後24小時,troponin T』troponin I』兩個值都會處在高點,意即心肌細胞受損最嚴重。比較特別的是,這份整合式研究樣本還包括有半馬者,即使是跑半馬,賽後24小時的心肌損傷程度一樣是高。

2. 年紀有顯著差異,雖然對心臟系統有所傷害,但年輕者的指數會比年長者來得高,這點也不難想像,不管是跟過度高估自己實力或訓練經驗也可能較少有關(年輕人,始終還是年輕人啊)。

3. 體重也有差異,但結果有點難解釋,我點出來給大家參考,也許有更專業的人能給予一些看法。這研究結果是,BMI越高者,troponin T』值較低,但與troponin I』無關。這結果,個人有兩個解讀方式,其一是不管BMI高低,對心臟損傷一定是有的(troponin I皆高),但BMI越高者,相對來講,troponin T』較低。而作者的解釋之一是,體重較重者,往往速度也較慢,賽事中的強度也較低,對心臟損害較小,但只反應在troponin T』

4. 度越快、跑的時間越長,troponin I』也很明顯的在賽後24H後有較高的值,troponin T』有幾個值雖沒達到統計上的顯著。但整體還是看得出一個趨勢,你給心臟的壓力與運作時間越長,心臟所受的損害程度也較高。

芬蘭街頭一隅,已忘了在那,只覺得這些芭比娃娃,晚上不知道會不會動?

實際運用與訓練建議:

如果上面的東西都讓你看昏頭了,直接來此看重點吧!

1. 一般我們只知道,一場馬拉松對身體會有傷害,但這兩個研究更具體的說明了,從肌肉、心臟、免疫系統、組織或細胞發炎受破壞的狀況,以及所需的恢復時間。

2. 一場馬拉松賽後,心臟系統是最快恢復正常的,但也至少需要4天左右的時間,但身體的組織、細胞、肌肉、免疫系統,也至少需要7-8天才能恢復正常。但還是可能有例外,你在比賽中越費力,越逼至極限,身體需要的恢復時間也較長;而就算跑得慢或久的人,免疫系統要回復正常則需較長時間。

3. 不管怎樣,一場馬拉松之後,至少也需要8天才可能讓身體修復完。那也可以推測到鐵人三項,一場113km可能也需要至少1週時間,若是226km,很可能2週是絕對跑不掉的。故個人常用『坐月子』來強調一場超鐵後所需的休息時間,因為就算2週就能讓這些指標恢復正常,也不表示身體或心理已經準備好進入訓練期。

4. 延伸下來,賽後一週裡,尤其至少3-4天裡,是肌肉、免疫系統都還處在受傷或虛弱的時期,最不宜進行強度訓練、肌力訓練,不僅效果不好,也只是讓身體二度傷害。同時,這時期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時期,需格外留意病毒入侵。

5. 此外,若比賽強度越高,就算只是場半馬,對身體傷害也不低,尤其是破了PR者,更是反應出已經用了超越原有能力在比賽,休息有其必要。另一種狀況也是我常發現的情形,若是比賽表現不佳,回家後往往更想證明自己,快速投入下一個訓練,但忽略了之所以會到表現不佳,尤其是在比賽中爆掉者,也是反應出你用了超出自己合理配速的強度在比賽,並且撐到不能再撐了才爆掉,這也是讓身體達到超乎正常使用的範圍了,建議也是休滿至少7-10天再投入下一次訓練。

6. 雖然這兩研究都是針對比賽與賽後狀況,但回過頭來想,我們在訓練裡,不也常常讓自己的身體處於受損狀態嗎?更有甚者,會不會賽前捨不得減量?反而還在操練,結果比賽當天就已經讓LD, CK, hs-TNT, CRP這些值超過正常範圍了?那比賽還想要表現好,自是不可期之事。

7. 所以啊,最後還是強調,不管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絕對都不是太健康的運動,我們必須不斷的破壞身體後,再行重建以變得更強壯,而大家都很懂得怎麼自我傷害或互相傷害,但對於怎麼在傷害後修補、恢復,普遍都沒做得很好。

是故,個人也不斷呼籲,妥善安排訓練週期、規劃訓練課表、調整訓練強度與快慢比率、安排賽季與非賽季、重視訓練品質也重視休息品質,除了能讓比賽表現更好,也讓你的運動生命更長久。

記住!最優秀的選手,絕對是最愛惜自己身體的選手

訓練之本,來自於心,用心、盡心、也呵護好你的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喔!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2 則留言:

  1. 讓我想起有個人環島跑了三隻馬, 回家有沒有好好休息呢? 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講到這個,本來文章裡要提的,寫太多寫到忘了。

      我身體很奇妙,我是週四、五、日三天跑馬,但是隔週一直到週四才嚴重鐵腿,週一全休、週二三簡單游泳與騎一下車,完全沒強度,週四才開始大爆炸....看來我的DOMS還真遲鈍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