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IRONMAN世界6+1大洲完賽紀錄:J個不可思議的10年

歷年IRONMAN參賽紀錄(游泳3.8km、單車180km、跑42.2km,總距離226km)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曾作過環遊世界的夢想,但如果能在環遊世界的同時,還能順便結合自己的興趣與挑戰,那該是多麼讚的事情?

2015年起,我花了10年時間,用游、用騎也用跑的造訪了世界六大洲,還有那個額外多出來的以鐵人三項聖地:KONA,完成了另類的環遊世界之旅。

這些歷程,值得被紀錄下來,我花了些時間重新找回那些年的紀錄,也給自己出個題目:『如果現在來回想那些比賽,你第一件事情會想到什麼?簡單一段話,不要廢話太多😆』

想知道是什麼事嗎?往下點閱!

回憶那些年的IRONMAN賽事點滴...

2015年的IRONMAN Taiwan(相關賽報),是IRONMAN首次在台灣舉辦,地點位於墾丁,那年一共只有25張KONA門票資格,且是男女合計,只有拼到分組前3甚至前2才能拿到資格,這是我第一次發現與心心念念了多年的KONA有了最靠近的機會,破斧沉舟的在賽前2個月決定辭掉工作專心備賽,最後不僅拼到了分齡組第1,也是台灣選手最快紀錄,跌破不少人眼鏡。

那一年進終點後馬上得知確定拿到KONA資格的感動...不過這10幾年來,也真的辛苦她了,當瘋子的另一半不容易!

該年2015到了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KONA;相關賽報),第一次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這麼強的人,且是整個人生都圍繞著鐵人三項打轉,在那裡,我很容易找到有相似想法的同伴,也有了歸屬感,這是個充滿著獨特魔力的大島。

KONA初體驗,永生難忘

2016年10月份舉辦的IRONMAN Taiwan(相關賽報),移師澎湖舉辦,一樣只有25張門票,我卻碰上了最熱最難熬的一天,熱到騎車就頭暈,跑步撐不住而暈倒,在迷迷糊糊之間,『我真的好想去KONA』的念頭排徊不去,終於又站了起來。前些天,許多人都熟悉的趴趴牛(Fenton)才跟我說,他最遺憾的就是看著我倒在地上,卻忘了按下攝影機快門........。

但他還是捕捉到了我在鐵線牛牛下方休息的模樣....

澎湖暈完後又站了起來,順利拼到了2017年的KONA資格。但二訪KONA相關賽報卻在出了T1轉換區時,單車應該是卡到地上紅地毯,一上車就馬上摔車,後變速摔壞,手錶也不知噴到那去了。單車變速系統只剩大盤與後飛輪的11-12-13的3個最重齒可用,全程靠體感硬幹騎完(好險那時大盤還是用53齒比),也沒配速的憑感覺跑完,進終點是10時2分30秒,那2分半的殘念讓我許願,日後一定會回來補完我的SUB10目標!

我會再回來的....

2018年時,我開始轉往世界各地參賽,其中一個影響關鍵是已退休的傳奇人物Marino Vanhoenacker創了一個驚人紀錄(2016年時,我寫過一篇專文介紹過他,有興趣可參考),他在2018年創下了世界六大洲的IRONMAN都有拿過冠軍的成就,這目前也只有他辦到過,還沒有第二個職業選手能做到,即便是GOAT等級的Jan Frodeno。這成就對於我這一般人而言自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期許自己至少在六大洲都有SUB10完賽的紀錄,我想這已是對我這近30歲才開始運動的人的極高難度挑戰了!

Marino Vanhoenacker

2018年,我接連去了IRONMAN Hamburg(相關賽報上集下集)與IRONMAN Arizona(相關賽報上集下集,一次解了歐洲與北美洲的成就。

Hamburg那場,天熱到湖水水質不佳不能游泳,這理由還第一次碰上,而且還是在我賽前才剛花了8歐元去當地泳池游完泳後上岸才發現官網剛貼出的大會公告,多花了8歐,卻還只能參加超級跑騎跑鐵人兩項,有點不划算。但不管怎麼樣,德國人實力真的可怕,都騎5小時內還是不停被刷卡,9時5分完賽,前面竟還有200多人。

這成績完賽,總排名才235名,真的是可怕的德國實力

Arizona賽後要回國時,在機場海關被安檢人員問到我的比賽成績,我答了9時53分,那安檢人員驚訝的叫他的同事來跟我一起拍照,明明美國一堆有實力破10小時甚至9小時內的人,但他們還是一付把我當神拜的樣子,讓我覺得實在很好笑。

去了Arizona,一定要跟仙人掌合照的

2019年夏天再訪歐洲,這站來到了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Tallinn;相關賽報上集下集),我很喜歡這賽道與這城市,特別是跑在他們的中古世紀風的老街上時,兩旁滿是正在喝酒或喝咖啡的觀光客,對比我們這些跑得又累又痛苦的人,活脫像羅馬時代的百姓在看競技場裡廝殺的人一樣,可惡,我賽後一定要喝啤酒。

塔林是我還蠻懷念的一個城市,物價不高又很有中古世紀風情,不比賽只觀光都很棒

2019年尾,來到了澳洲西澳(Western Australia;相關賽報上集下集),36-37度的高溫,正中午時分跑在完全沒遮蔭的海邊,感覺都像在沙漠裡看到海市蜃樓了,不一樣的是沙漠裡是蠍子蜥蜴蛇,但西澳這裡為何有那麼多蒼蠅啦?

嘿丟~~臉上的就是蒼蠅,又多又趕不走...

2020年起碰上了疫情,原定要去的巴西與南非被迫延遲。

2022年上半年,仍受疫情影響,出國不方便,只得選擇前往澎湖參賽IRONMAN Taiwan(相關賽報),又是個很熱的一天,但反正不會有2016年熱了。在沒有設立職業組的情況下,我拿了個總排第2名,又一次拿到KONA資格。

這次沒熱倒了,但那腿的膚色差還真是誇張

但在去KONA之前,2022年中,我選擇先前往奧地利(Austria)參賽(相關賽報),某種程度上是先避免去落後國家。不過那時的台灣疫情仍嚴重,在桃園機場準備出境時,整個晚上只有我那個航班,還有為了去歐洲還特別去買特規的口罩,結果到了奧地利比賽地時,發現根本沒人戴口罩!?但無論如何,那次賽前我才剛確診後康復,到了賽前都還在吃藥,這樣還是讓我拼到了9時56分的SUB10完賽,更重要的是,首次在國外拿到KONA資格,蠻帥的。

奧地利這場的終點,可說是僅次於KONA之外的熱鬧,很值得賽後來與大家狂歡

2022年10月,三度來到了KONA(相關賽報),那年是首次男女分開在不同天比賽,這倒也是種不錯的安排,相較現在分成兩地來講,我還是喜歡大家一起來熱鬧,甚至同場共逐的感覺。總之,最終穩紮穩打的以9時51分完賽,總算破10小時大關,KONA這個神洲大島Sub 10也解鎖了(根據定義,夏威夷算是大洋洲一部份,但不管啦~我就是要稱祂是神洲大陸)。

終於在此破10..

2023年5月,再飛到地球的另一端巴西參賽(相關賽報),那次飛行經驗是兩個長班(12時以上)加一個短班,再加一個一小時的接駁車,從此之後,我都覺得飛機只要飛個半天都算近了。IRONMAN Brazil比賽當天碰上了在巴西最糟天氣的一天,狂風暴雨像極了颱風天,但擋不住我用9時43分完賽,南美洲順利拿下,也順利的又取得IRONMAN世錦賽首度移師法國NICE舉辦的資格。

這是我近兩年間最愛的一張照片,巴西比賽那天明明是個狂風暴雨的天氣,我卻不知道在笑什麼?是真的很享受吧!

只是接下來就出事了,原本要連續拿下2023的IRONMAN Copenhagen,再直接飛往法國NICE的連賽,那知在丹麥賽中一摔,什麼都沒了,剩下的只有憂鬱谷底。

2024年4月,好不容易復健也差不多練回來了,要去拿最後一塊的非洲大陸拼圖,卻在賽前在南非當地又車禍意外,比賽舉辦當天,我都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發呆,還有接下來7月份的Challenge Roth,都被迫棄賽。

2025年3月,經歷了近一年的休養與重建,又回到了南非(賽事過程就請參考上一篇賽報文章)。我的世界6+1大洲拼圖總算拼完,雖然很可惜的就差南非這場,不然就全數Sub10,但也不覺得遺憾,還能回到賽道場上,就值得開心了,那有人的人生是全數完美無缺的呢?

在那裡跌倒,就回到那裡躺好....但躺久了也是不太舒服,還是快點站起來吧!

完成的心得與下一步計劃

2007年年底開始跑步,2009年接觸鐵人三項,初期都只是在唸書作研究之餘的排解壓力方式,到了2015年才開始認真訓練準備,並一頭栽進認真研究『訓練』這回事,從第一場IRONMAN至今剛好跨過10個年頭,從35歲那年首次拿到KONA資格,並踏上不歸路開始,一路投入至今45歲之際,也終於有個里程碑般的成就。

我不曉得我算不算台灣第一位世界六大洲(或6+1)都有完賽的人,但就算放眼全世界,達成者應該也不會很多,甚至我知道在前幾年,有一位丹麥人叫Anders Hofman還去了南極洲自己SOLO了一個226km,那過程還拍成了紀錄片(有興趣者可去這看)這是真的七大洲都有完賽紀錄了,雖然不叫IRONMAN就是了。

不過我想回憶這一路走來,是真的不容易,也確實有許多相當難處理的事情。比方說,去了那麼多國家與地方比賽,光查詢機票、訂飯店、研究賽道資訊、甚至要不要辦簽證?打規定的疫苗(巴西要打黃熱病疫苗)?能不能租車(例如塔林就不能租車)?這一堆瑣碎之事,難度有三顆星⭐⭐⭐

再來,要多年來都持續的訓練,不能有受嚴重的傷,還能持續調整自己的狀態,特別除了IRONMAN外,我也有不少馬拉松與IRONMAN 70.3的賽事,要永保身體的健康,並調出一個最佳狀態去比賽,還要針對各賽道想出一套訓練模式,甚至就算研究好了,但老天當天不幫忙,賞你個火烤炙熱天?或是個狂風暴雨日?你也都只能吞下並因應,這難度有四顆星⭐⭐⭐⭐

就算一切調整都沒問題,戰戰競競不病不受傷的到了比賽地,卻不幸碰上意外被送醫,還給你連來個兩次?這衰爆的程度根本無從準備起,只能多燒香多積德了,這難度超高是五顆星⭐⭐⭐⭐

撇開這些大大小小的狀況,仔細回想,鐵人三項或是IRONMAN這運動真的是難也複雜,考驗生理也需強大心理,我想這一路走來,我應該可以直言不諱的說,我是真的很喜歡這運動吧,至少這十年,是全心全意且無悔的投入❤️❤️❤️❤️❤️

至於下一步,除了今年還有NICE的世錦賽外,我還要去補一場前兩年沒能去成的賽事,接下來到明年,我仍有些想去的比賽,世界各地有相當多非IRONMAN,甚至也非Challenge系列,但在該國或當地都非常知名的賽事,我期望是有機會多去看看,期許自己能帶些不同視角回來給各位。

另外,也很想著手將這幾年來的比賽經驗、相關訓練與想法寫成一本書,但還沒找出版社聯絡,若有門路的朋友也請推薦,沒有也無彷,我自己寫自己印也是條路,但這先等我今年賽事完成之後再來思考吧,目前已進入賽季準備了,什麼都不求,求個拜託讓我平安完成今年賽事就好吧。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