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先來介紹一下這人與相關背景概要,這人男性、實歲45歲、純練跑、生活、工作與家庭皆忙碌,也有出差需求,能負荷的訓練量不算高。他是在2017年來找我訓練,但並非是一直持續在跟著我練的狀態,有重大比賽前才會來調整,其他時間自行練跑或去忙工作了。
原本找我之前的全馬PB是3時34分,2020年1月渣打馬拉松推到3時25分、2020年12月台北馬拉松推至3時18分、方結束的2021年12月台北馬,推到3時9分36秒完賽!以進步幅度來講,雖緩慢,但每年仍保有穩定推進個7-9分鐘的幅度且仍持續在進步中,以45歲之齡又無過往田徑訓練背景,跑齡也不長(這場台北馬跑完也才第8馬),但還能懷抱著對成績仍有突破的期望,我是敬佩的。
他另有一點是我非常欣賞的,他的全休日是星期日,也是他的家庭日,這天他無論如何是不練跑的,就算曾有過週間出差啦、忙工作啦、miss掉課表啦,或者我曾經希望他週日能抽點時間出來補跑量,那怕30分鐘也好,他也完全不曾在週日練跑過。
以我認識那麼多深怕自己練不夠的人來講,這種Sunday is definitely a FAMILY DAY. 完全不可以動,我真的很少見。
今年(2021)是3月回來訓練準備9個月,走2波週期來為台北馬拉松準備,這9個半月的跑量是2062公里,約202小時,而我實則規劃了近242小時約2500公里左右,完成度不到84%,主要原因包括了有時出差或工作忙碌而錯過課表、身體太累放掉課表、還有今年新增的理由:打疫苗(我自己也是打一劑疫苗要掛掉至少一週)等等,所以平均起來的月跑量僅217km或近21小時月跑量。
結果上,3時9分36秒,總名次473(總計6768人),約是在前7%內完賽的人。從3時18分52秒至今,進步了9分16秒。
再回來看那句話:『每練一個月每公里只進步小小1秒』。
用9個半月的時間來看,其實平均每個月進步58秒,就算拉到一年期,平均每個月進步的是46秒,所以,您進步的是高於每公里1秒鐘呀😂😂
((好啦,數學其實不是重點))
不!數學是重點!
繼續來用數學換算,從3時18分52秒推到3時09分36秒,整體完賽時間少了4.66%,均速從4分43秒每公里,變成4分30秒每公里;均速從12.7km/h提升到13.4km/h,約等同是每小時快了622m,每小時省了176秒,不到3分鐘。
再把訓練投入時間考慮進來,200小時的訓練投資,僅僅能換來每小時能省下176秒時間,不到3分鐘的進步。仔細想想,幅度算小,但相信已是相當多人稱羨的目標。
尤其也別忘了,這比例是一個3小時初完賽,且近45歲的中年人,這樣仍然能有近4.7%的速度提升、加快每小時622m的進步、省下3分鐘的時間。
你到底想講什麼?跟游泳什麼關係?
好,終於進重點了!我同樣用一個游泳實力也在前10%內水準的人來比較,以男生來說,一小時能游3000m算有前10%了吧?當然不是拿專項游泳選手來比較,而是成人、練鐵人三項者來比較,這樣應該很公平吧?(其實也是因為這就是2:00/100m,每100公尺2分整,讓我數學好算😂)。
那如果練上個9個月,可以縮短每小時4.7%的時間是什麼樣的概念呢?
就是原本1小時本來1小時才游完3000m,現在只需57分20秒可游完3000m。
若是延伸到3800m距離,原本76分鐘游完,會變成72分35秒;或是1900m距離的話,會從38分變成是36分18秒游完;或更短的1500m距離,則縮了剛好1分鐘,30分變28分40秒。
花上200小時泡在游泳池裡,只能換到3800m距離進步個3分多鐘。這樣的差異,是會讓你感到開心?還是感到寒心?
(謎之音1:就說不要練游泳了嘛!)
(謎之音2:果然放棄游泳是對的!)
(謎之音3:本來要出門去游泳了,看完J帥這篇我決定還是吃洋芋片追劇了!)
不過到了游泳強國的澳洲比賽,3800m要游進1H內恐怕才有前10%的水準!紀錄於2019 IRONMAN Western Australia |
但我不解的是點有幾個角度!
首先,跑步練了200小時能換來全馬9分鐘的進步,相信很多人卻願意一試!但沒看到有人想花200小時泡在游泳池裡苦練,去換得每100m均速快5秒?比較常見的是一週還游不到2小時,慘一點的是9個月下來練沒20小時,卻期待會有大幅進步?從數學或投報率來看,投資根本還沒到位啊!
再者,就是下水游沒幾次後,發現要耐力沒耐力,要速度又出不來,就認為一定是技術問題、姿勢問題、我看游泳池的風水也有問題😑!? 於是先想辦法改姿勢再說!但為何沒有人或極少的人練跑沒幾次,發現跑不快就怪給是姿勢問題、技術問題呢?如果看一個跑者,一週只練個1-2次,一個月不到10小時的訓練量,你會期待他在馬拉松上還能進步嗎?能不傷不痛的跑完已該謝天謝地了。
我並非否認技術不重要,此點先理解。但所有行雲流水看似輕鬆不費力的姿勢,都是建立於大量且長期持續反覆的動作訓練後,才能練就出來的本領,也就是說你還是無法逃避日積月累不斷重覆又重覆相同動作的練習。
而我在在鐵人三項界長期的觀察下來,似乎總有一種『騎不快就去Fitting』、『游不快就改姿勢』的現象。但跑不快呢?好像沒人說是要改姿勢、做跑鞋Fitting(嗯?或許是個商機😂),跑不快大多從訓練課表下手,是該加強訓練的量還是質?是跑量要提升?還是缺乏速度訓練?單車實力想提升,許多人也知道除了敗家新裝備外,也明白必須把訓練課表結構化的道理。但為何游泳不是呢?難道跑步姿勢就完全不重要嗎?騎車姿勢不重要嗎?我們難道不能去學頂尖職業選手的跑姿與騎姿嗎?
因為你知道答案,當然可以學,但那樣的跑步姿勢你根本撐不久!他們能用這標準姿勢跑上42公里,一般人也許400公尺後,腿就抬不起來了!想必你也絕對知道,學習個環法車手的騎車姿勢不難,但功率恐怕差了200w之多。
既然如此,你怎麼會相信,只要模仿出一個游泳的動作,就能跟他們一樣快了?甚至反過來說,我們也常可看到動作不怎麼標準,卻依然能產生很快的速度與力量的選手代表,那這時還相信有所謂的『標準』嗎?
2019年IRONMAN Western Australia比賽,我游泳66分完成,自覺算不錯了,但你看我後面的阿北也可以跟我差不多時間完成,還有66分這單項成績,在約1400名選手中也只能排到275名。 |
沒有標準,只有最適
我相信耐力運動的本質都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是在可以單次產生最大力量的動作,與可以持續反覆該動作長達一段時間的續航力間,取得一個姿勢與速度力量的平衡點。這個效率的平衡點,絕對擺脫不了是根基於大量且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訓練的,故我相信的是『個人最適』,而非『單一標準』。
不過或許我想得太複雜了點,很多人只是單純的討厭下水而已😂,因為真心喜歡一件事時,我們並不會這麼在意投資報率的。殊不見,許多人其實跑步也沒在進步了,但他依然在持續的跑著,騎車更花時間練,但進步幅度與投報率卻低得離譜。
反觀游泳,說穿了就是不喜歡它嘛,所以得失心才如此之重,也更在意要在每一次訓練後都急著要看到高的訓練投資報酬率,但結果往往都只剩『爆愁率(滿滿的愁悵感爆出來)』。
換個心態,給自己一段時間,堅持練下去,不管你是弱在那一項,也許是游泳、也許是單車、也許是跑步、也許是其他方面,但別太在意當下的結果,試著將時間拉長來看,或許9個月後、1年後再回頭檢視,也許無形之間,已有了大幅的進步了。
這裡沒有椅子,不要來對號入座!
這篇並沒有要噹誰的意思喔,請不要來對號入座或去tag某些不愛游泳的人啊😂。這篇其實是我自己的反思,我也真的該好好把游泳練一練了,遙想當年,很瘋狂練游泳的時期,也是曾有過1000m15分45秒的紀錄,當時還霸佔了松運鯨魚池的成績榜好幾個月時間,但後來當兵一年沒碰水之後,之後幾年的游泳速度就一路掉了,一旦找不回當年的速度,有時就越來越反抗或不想面對它,這也是種人性。
在面對2022年新的一年度來到,我也以此文開頭的好友為例勉勵自己,就以他這9個月的200小時跑量為目標,希望新的一年要有至少200小時的游泳量(握拳)!
也願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能面對我們的弱點,勇敢面對它,持續耕耘它,先不管練的當下是成就還是失落,喜怒偏好先丟一邊,把習慣先保持下去就好,等年底再來驗收答案吧!
加油,2022。
期許,2022年 |
沒有資金限制的話, 直覺還是會先考慮從裝備下手, 騎不快就去換車, 跑不快就去買鞋, 游不快就來個防寒衣. 好像很合理, 但是又覺得哪邊怪怪的 XD
回覆刪除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