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讓我來當你的白老鼠:一個頂級職業選手的飲食改變與影響

2018 IRONMAN Arizona冠軍;圖片來源

很少有研究是拿單一職業選手當個案討論,甚至是進行為期半年多的研究,研究的還不是簡單的換個單車或換個鞋子這麼簡單,而是完全顛覆他原有的飲食習慣。

這次,介紹一篇有趣的研究,讓一個頂級的職業鐵人三項選手來嘗試一下在高碳水飲食與低碳高脂飲食兩種策略中,對他的訓練、比賽有何影響?

主角就是上面那一位,有人認識他嗎?

補充知識
大致上來說,研究可粗略分為『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兩類,
『量化研究』就是我過往主要分享的研究類型,收集大量的樣本與數據並透過統計分析,試圖去描述、解釋甚至預測因果關係,並根據結果去推論到其他群體上去。但質化研究』,通常只鎖定在少數個案,對特定對象只做現象的詮釋與分析,讓人更清楚該個案的輪廓,所以能否推論到其他人身上並不是重點,而個案研究法就是常見的質化研究法之一。

研究主題

瞭解之後,就能來看本次個人覺得有趣的一篇研究,這是一篇以個案研究法,針對一名職業鐵人三項選手的飲食策略變化的探討。該研究發表於2018年Case Study: Long-Term Low-Carbohydrate, High-Fat Diet Impairs Performa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a World-Class Vegetarian Long-Distance Triathlete

其實我原本看到這篇文章時,真正感興趣的是到底在研究誰?而不是內容本身😂😂。僅管內文完全沒提及姓名,但卻有提到該選手的成就表現,包括2000年雪梨奧運選手(第23名完賽)與2004年雅典奧運(第20名完賽)、2004年歐洲冠軍盃銀牌、Xterra越野鐵人三項三屆世界冠軍(2003, 2004, 2009),並有過6場IRONMAN冠軍、包括KONA前10名之列,與26場IRONMAN 70.3冠軍等等。

HI,就是我;圖片來源

這線索這麼多,一肉蒐就出來了,答案是來自西班牙的Eneko Llanos Burguera,今年已經44歲了,但是還沒退休喔。我個人對他印象也很深刻,在2018年個人去參與的IRONMAN Arizona賽事時,Eneko就是該場的冠軍。而先前一篇報導裡,他也提出很可能今年(2021)就是他職業生涯最後一年了,既然曾經跟他如此有緣,那就來聊聊他的飲食吧。

我也有幸參與見證Eneko Llanos在2018 IRONMAN Arizona奪冠的榮耀時刻;紀錄於2018IMAZ

研究內容:低脂高碳水與低碳高脂飲食變化

回到研究內容本身,Eneko是個蛋奶素食者,原本也都採用耐力運動員常走的『高碳飲食(本文中用HCHO當簡稱)』,但常有腸胃不適問題,進而影響到比賽結果,於是找了營養師進行營養策略的調整,採取了為期長達32週的(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飲食變化,其他的訓練或生活型態則不變。

先看以下這圖,這是Eneko的飲食模式,先是走原有的『高碳水飲食法(HCHO)』7週,接著進行長達21週的『低碳高脂飲食(LCHF)』,最後再回到『高碳水飲食法(HCHO)』4週。第一期的高碳水就是他原有的飲食習慣,再來21週『低碳高脂飲食(LCHF)』是由營養師介入,最後之所以再回高碳水的原因,後續再談。另外,這三個時期的訓練量來說都沒大變化,而『低碳高脂飲食(LCHF)』期間有三場比賽,最後『高碳水飲食法(HCHO)』也有三場比賽。

這個圖裡的LCHF(7wk)誤植了,應該是21wk,21週

下圖就是他在
『高碳水飲食法(HCHO)』低碳高脂飲食(LCHF)』時期的營養紀錄,例如『高碳水飲食法(HCHO)』期間,平均每日攝取638碳水化合物、脂肪98克與138蛋白質;在低碳高脂飲食(LCHF)』時期,則是平均每日攝取52碳水化合物、脂肪354克,與153克蛋白質。剩下部份的維它命或微量元素也有紀錄下來(這營養師工作還真累)。


研究結果:比賽成績見真章
飲食改變後,2017年的3至5月間(低碳高脂飲食時期),Eneko一共進行了三場比賽,分別是IRONMAN 70.3 Buenos Aires, IRONMAN South Arfica, IRONMAN Brazil。

第一場IRONMAN 70.3 Buenos Aires(位於阿根廷,Buenos Aires也是阿根廷首都),僅管賽前一樣有進行碳水超補,賽中也採用70-80g/H碳水補給方式,但結果卻不盡理想,3時59分完賽,但名次18名,也是Eneko認為比過最糟的一場70.3賽事,數度想中途棄賽。下一場到了南非的IRONMAN South Africa也是過程艱辛,數度撞牆感,就算賽前與賽中都有進行高碳水補給,但成績8時34分完賽,對一般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成績,對Eneko而言則是糟糕透頂。最後,5月底的IRONMAN Brazil(巴西),賽前不做肝醣超補,續採低碳高脂飲食法,僅在比賽過程中有進行70-80g/H碳水補給,結果更慘,直接棄賽,甚至表達游泳時都有手無力舉不起來之感(詳見下表)。


於是,Eneko在巴西的賽後,氣噗噗的開除了這營養師(這是我自己加的,研究裡是沒提怎麼跟營養師分道揚鑣),總之,他決定回到了他原有的高碳水飲食法,僅僅4週時間後,很快的在7月1日就迎來IRONMAN Austria(奧地利),賽前超補與賽中補給方式不變,成績回到了8時12分,職業組第2名,尤其最後馬拉松更跑出2時47分的成績,本人表示雖未回到100%狀態,但整體感覺還不錯了(詳見下表)


3個星期後,再迎來一場IRONMAN France,名次第4,成績8時40分(這場單車很硬,爬升約2000m,故騎了4時40分)。Eneko本人感覺相當良好,尤其跑步段還有能不斷在後半馬加速之感(詳見下表)


研究結論是?
1. 僅管只用結果論成敗不甚公平,尤其IRONMAN賽事要牽涉到的因素太多了,舉凡氣候、溫濕度、地形、時差、訓練狀態、賽前調整、疲勞狀況等等。但要下個簡單的結論的話,那確實21週的『低碳高脂飲食期』,對於Eneko的比賽成績確實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讓他掉到了谷底。

2. 原本只打算用來解決過往常有的腸胃問題(包括易消化不良、脹氣、胃痙攣、側腹痛等狀況),但改變飲食為『低碳高脂』後,這些問題依舊存在。

3. Eneko提到,在『低碳高脂飲食期』期間心情也很差,鬱悶、煩躁、壞脾氣。這點確實是在低碳飲食法的人身上常見的狀況。但我倒持另一個角度看法,即低碳本身就不是很適合於耐力運動員身上採用,故可想像在此低碳期,他的訓練效率不會太好,練得不好,心情自然也不會好到那去,何況這低碳期的三場比賽是一場比一場差,笑得出來才怪。

4. 當然,也可以嘗試解釋是他身體還沒適應低碳高脂的運作方式,或甚至低碳的操作法不夠理想,也許換個專業一點的營養師能解決此問題。尤其我有留意到選手本身也有反應,在『低碳高脂飲食期』期間,平均靜止心率上升了8-10下,訓練心率也上升了7-8下(在相同的訓練強度比較下),並且體重在低碳高脂期降了3kg多(可是去對比上方的營養攝取比較,高碳與高脂期的攝取總能量是差不多的),所以此點也應證了上一點我的推測,他的訓練與恢復都受影響了。

5. 但現實狀況是,選手已沒耐心等了,故當他一回到習慣的高碳飲食法4週後,體重也回到原有的競賽體重,並且訓練與比賽成績又讓他將自信找回來了,並且還是三週內的連比兩場IRONMAN,以當時41歲年紀的Eneko而言,恢復與調整狀況都不錯。

總結來說,還是回到最上方個人所談的個案研究本質,這是一個單一樣本的深入研究,無法推導到其他人身上,也不能說『低碳高脂飲食』絕對不好(單用此研究結果來就事論事),只能說謝謝Eneko Llanos親身去體驗兩種不同的飲食法,對他的訓練、比賽、乃至於到了日常生活與情緒所產生的影響性,想必他那半年多期間裡,心情也必然是五味雜陳吧。

另外再額外補充附上Eneko Llanos後來的成績,如果我是研究者或是他的陪練員之類的話,我就會繼續往下追,那你在2018年上半年兩場DNF又發生了些什麼事?(IRONMAN 70.3 Dubai與IRONMAN Fracne,這兩場是都有游與騎完,但跑步時棄賽而DNF,下圖成績中的AIT是指該賽事的冠軍成績)是否是跟飲食有關?還是其他因素?那下半年又如何調整?我想這會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與借鏡。

Eneko Llanos近四年來成績;圖片來源

我的想法是?
1. 個人認為,要讓一個頂級的職業選手,尤其過往那麼多成功經歷的選手願意接受改變,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況且這還不是個什麼換個小零件、換雙跑鞋之類的小改變,這是個至少有21週將近5個月的飲食大變化,並且是完全巔覆原有習慣。僅管Eneko表示是為了解決長期以來的腸胃問題,但總覺得這樣的動機不夠明確,或是大到需要『完全』改變飲食法,真的很好奇到底研究單位是怎麼說服並讓他參與整個研究流程的?

2. 研究內容也沒提到這營養師是怎麼找來的?應該也不可能純粹把Eneko當個白老鼠說改低碳就低碳吧?總得進行一些評估、小實驗、逐步漸進的改變,有點成效再翻轉成完全的低碳高脂不是比較好嗎?而且最終繞了一大圈後還是回到原點,真不曉得Eneko本人該怎麼看待這研究與營養師。

3. 我想,感觸最多的還是身為一個教練、或訓練員、或營養師都好,當有機會參與一個選手的訓練過程,而且還是世界頂級的選手,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責任,在他有限的運動生命裡,你的每個決定都可能影響他這條選手路怎麼走?能走多久?特別是當這選手運動生涯已走到了末期,已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的時候,每一天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再三思量的。否則他的短暫璀燦運動生涯,可能就在你的手上終結,而你(教練或營養師或相關從業者)卻只是損失一個客戶罷了,換個地方換個選手還能續操舊業,但選手並不是。

是故,僅以此文,提醒自己,也分享給有心想從事運動或更廣義範圍的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應負起更大責任,面對眼前的每一個獨特個體。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