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週期化間歇訓練:有沒有一套最完美的間歇課表?

石門老梅綠石槽的日出

又回到讀書時間了,這次分享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先問你一個問題!

假設我們現在要來排一個預計3-4個月的週期訓練,想當然爾,間歇訓練自然不會少,當然如果你看過我先前文章,可能還知道可走閾值訓練或極化訓練的方式,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將閾值與極化訓練混合在一起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白話一點!

混合,意即可否前期先練長間歇,後期再練短間歇?

還是,前期先短間歇,後期再練長間歇?

或者,每週都混合長短間歇交替訓練?

你喜歡練那一種?又習慣練那一種?覺得那一種較有效?看文章前,先猜一猜吧!

本週研究,發表於2016年,文章名: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igh-Intensity Periodization Models on Endurance Adaptations.

先簡述該研究流程,一共找來63個業餘單車愛好者,但有幾個條件需滿足,包括全為男性、VO2PEAK(攝氧峰值)至少55ml/kg/min以上、騎車經驗至少三年以上且至少一週有四次練車習慣、並且無傷無痛,這過程能確保找來的人有一定水準。最後是平均38歲,VO2PEAK達62ml/kg/min,以業餘騎士來說,這攝氧峰值蠻驚人的。

接著讓他們先訓練6週之後,包括一個40分鐘全開的計時測驗,同時收集他們的一些生理數據後,再將63人隨機分配到三個組別,接著持續訓練12週,這12週是由3個各為4週的週期組成,而每一週會有兩次間歇課表,故12週下來,所有人都應該要執行完共計24個間歇課表(可先看下圖)。

第一個組別走『漸增強度(Increasing HIT Intensity, INC)』,前4週要練8組間歇課表,每組都是4組16分鐘的間歇訓練;再來4週一樣要練8組間歇,每組改為4趟8分鐘間歇;最後4週則是4組4分鐘間歇課表,一樣要在4週內練滿8組。

第二個組別走『漸減強度(Decreasing HIT Intensity, DEC)』,跟上一組相反,前4週先練4組4分鐘的間歇課表,共計練8次;再來4週要練4組8分鐘間歇課表8次;最後4週要練4組16分鐘間歇課表。

第三個組別走『混合強度組(Mixed HIT Intensity, MIX)』,這12週都練一樣的課表,只不過練法改為先練4組16分鐘間歇、再來練4組8分鐘間歇、再來4組4分鐘,接著再回到4組16分鐘一直持續到12週結束。

這邊額外補充兩事,其一是不管16分鐘、8分鐘、4分鐘間歇,組休都一律是2分鐘,且都有熱身與緩和;其二是,很多人會誤會『間歇』的意思,以為都是高強度進無氧爆心跳的課表才是『間歇』,其實不盡然。『間歇』是課表設計安排的方法,只要訓練與休息(或緩和)的交替搭配就可稱為『間歇』,不一定都是高強度

以本研究的4組16分鐘來說,就可能是落在LT或SST的FTP區間,不太可能是超過FTP 100%的強度;而4組4分鐘,則比較可能是105%-110%的強度,故這樣應能理解上方為何稱之為『漸增強度(前幾週時間長但強度相較來說較低,後幾週訓練時間短,但強度高)或反之的『漸減強度』故若從我過去文章脈絡來理解,4組16分鐘間歇,比較會是接近於像『閾值訓練』會有的安排,4分鐘則是『極化訓練』比較會走的課表之一,只不過這篇裡是全混合在一起了。

所以同是間歇,但其實強度是有差別的,此點也可從下表63位受測者,12週下來的『平均功率』『血乳酸(blood lactate)』可看出來。例如4組16分鐘,所有人的平均瓦數是275w,平均瓦數體重比(W/kg)是3.5;而到了4組4分鐘,63人的平均瓦數就是342w,平均瓦數體重比 4.3。

再來,在12週訓練完後,3個組別的共計63人在訓練量上也幾乎差異不大(9.6-10.8時/週),訓練強度分配(Intensity Distribution,這邊是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作為比較基準)也幾乎相同,無明顯差異(下圖)。故這邊是作者想表達,這三個組別,只是走的間歇安排訓練順序不同,但整體12週下來的訓練強度與時間分配則可視為相同。


好啦,背景交待清楚後,我們直接進結論

1. 12週後,讓63人重新再測一次40分鐘計時測驗(第一次測驗是在開始執行12週間歇訓練之前),三個組別的40分鐘瓦數都明顯進步提升了,整體平均是進步19w。『漸增強度組(INC)』進步23w,成長8%、『漸減強度組(DEC)』進步19w,成長7.4%、『混合強度組(MIX)』進步10w,成長4.9%。同時,VO2PEAK(攝氧峰值),在三個組別也都有明顯進步,分別成長4.8, 3.5, 3.0ml/kg/min。不管是40分鐘瓦數,或VO2PEAK,看起來在各組間好像有些許差異,但統計分析上,三組間是沒有達顯著的(請見下圖)。


2. 上圖 Aerobic中的資料,指得是這三組選手當他們達到血乳酸4mmol/L時的瓦數,有沒有在12週訓練後明顯提升?『漸增強度組(INC)』『漸減強度(DEC)』都有提升,平均分別提高了17w與14w;而『混合強度組(MIX)』只提高6w,且沒達到統計上顯著效果。但是在Anaerobic無氧衝刺測驗(用全力踩30秒來衡量),則是『漸增強度組(INC)』沒有明顯提升,『漸減強度(DEC)』『混合強度組(MIX)』都有提高。所以要說某一組特別有效?不能下這麼武斷的結論。

另個角度看綠石槽

((白話文/懶人包/訓練建議來了))

3. 一句話告訴你,這研究到底結論是啥?結論是,不管你想先練長間歇?或先短間歇?還是混著練?只要你乖乖練完12週,都會有明顯進步!重點是:持續訓練!

4. 再者,如果你有細看資料的話,應該會發現這63個受測者其實實力都相當好,光是整體40分鐘平均281w水準(體重平均79.7kg),還有30秒全力輸出達800w以上,以平均38歲的人來講,這絕對是有一定實力水平。而即便如此,他們在12週的主課表訓練後,都還可以在40分鐘輸出裡,整體平均提高19w的幅度(不同組別則提高5-8%左右),再次證明了:有練就有,不管你練的是什麼

5. 這篇可以說是不歸屬於閾值派或極化派的訓練,而是走全都練的模式,比較偏向於金字塔型,當然還是可以好奇如果再增加一組12週全練4組16分鐘,以及一組12週全練4組4分鐘,再來跟這些資料比對,不知會發生什麼事?

6. 最後讓我感到好奇的點是,如果將這個研究運用到跑步或游泳去,在每一週的主課表不管是走漸增強度的間歇?還是漸減強度(但增加訓練時間)?不知道是否能得到同樣結論?日後我再找看看有沒有相關研究證明!

總之,這個結果的分享,主要是我想傳遞一事,訓練模式有百百種,也不可能有一體適用,例如本研究裡受測者,即使被分配到同一組裡,也是有人反應較好,但也有少數人最後測驗時反而瓦數還往下掉的。

但不管怎麼樣,訓練效果就是需要時間來驗證,不要期待有個神奇的課表練個幾次就會突飛猛進,都是需要長時間、持續性的訓練(Consistency is KEY),不管你想走那一種訓練法,閾值也好、極化也好、金字塔也好、那怕完全有氧或大量高強度間歇都好,只要不受傷,且願意花個起碼3-4個月時間,堅定自己所相信的訓練原理原則,不要隨意在各訓練派別裡擺動,好比種下了一個種籽,接下來就規律的澆水、除草、施肥、日照,等時間到了,自然有所成長。

就算長不出東西,那也等一個週期完了,再移植那種籽吧,只要不爛掉,都有開花的機會😂😂😂

同一片岩岸上,也是有長得比較慢的海藻,或許過幾天再來,就綠意盎然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7 則留言:

  1. 重點:"持續+不受傷"💪 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這次本來是真的要寫跑步的啦,結果看到這篇看得太入迷,就先寫這個了XD

      刪除
  2. 好文,咖啡已於昨日雙手奉上!

    回覆刪除
  3. 好奇的是,本研究的受試者如果偏愛該組訓練,是不是該受試者的平均瓦數會比同組受試者較不喜歡的高一些呢?
    感謝分享!奉上咖啡!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我們也不曉得受試者真實到底喜歡那一種?

      但確實有可能發生,但我分享我的看法是,以過去寫過的閾值派與極化派來說,喜歡練LT的人還是不少,且就算攤出證據給他們,告訴他們練短間歇為主的訓練較有效,但愛LT的還是愛。

      這有兩種解法,其一是要看每人目標是什麼?以本研究是40min TT,也許怎麼練都沒差,但可能反應到其他指標,用其他測量方式來衡量訓練效果,很可能會有某種特別有用。

      其二是屬於我個人比較相信的,如果你已習慣於某一種訓練或課表,變化一套訓練方法,往往會有些效果,因為你習慣的喜歡的訓練模式,自然也比較知道怎麼分配與運用體力(可稱為效率,但某種程度也是種人體天性的偷懶本能),所以讓你打破原有慣性,尋求新的刺激,反而會有些效果,此意即,我偏不讓你愛的訓練方式,刻意讓你去練你不熟的討厭的訓練方式,也許最後效果反而反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