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這篇又要由我出來碎碎唸了.....;這是釜山海雲台的膠囊列車,因為去的時候適逢聖誕節,故旁邊那台紅色的是麋鹿造型 |
去年最後一天Q&A結束後,有幾個問題在這些日子以來一直留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我想要特別提出來再談一談,有興趣就跟著看下去吧。
一共四個問題,分別來談訓練中的質與量熟優熟先?Big Day的安排之必要性?到了一個新的成績境界後,擔心起自己不能再進步了怎麼辦?以及最後一個問我有沒有社交恐懼.....。
Q1:J帥曾提到訓練3週,安排1週休息週,假如這4週為一中週期,每一中週期訓練質跟量是否同步逐漸疊上去?質跟量有優先順序?
首先,練3週後接1週減量是個常見的調整模式,但並非全部。對於初學者或有傷或是工作非常忙碌者(生活壓力過大往往比訓練壓力還可怕),練2週接1週也是較為輕鬆的模式;對於較為進階的選手,練4週休1週也常見,特別出現在基礎期階段,他們本身可承受的訓練負荷就高,加上基礎時期的強度也少,走4週再減1週也都不太會有問題。
其次,最合理的安排當然是在每一波中週期裡讓質與量都往上增,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我記得我直播裡也講了『理想』二字),最大變數就是『超乎負荷的疲勞』,不管是生理上的酸痛或心理上的倦怠。
舉例來說,我們先假定一個人練4-5個月好了,那就是會有至少4波,至多6波的中週期,初期1-2波是量漸增、強度課表少、疲勞也都是能控管範圍,不太會有人在此時就過勞或過度訓練的;再來3-4波,量持續緩緩上升增加,強度課表也的增加幅度是最明顯的,故整體累積的疲勞開始上升,但是只要不是課表的暴飲暴食,大致上都還是吃得消,偶爾會有練不好的日子,這都算正常;最難的是到第5-6波,或是賽前4-6週左右,這時的量、強度與負荷度都是最高的時期,只要此時有一點生活上的狀況,舉凡密集加班、熬夜、出差或是家裡出了個變故,也就是『恢復工作』沒做好,很容易就讓整個體能垮掉。
簡要的週期化訓練示意題,隨著訓練進展,體能應該是在一波又一波的刺激→疲勞→適應後,體能一路往上走(藍線);但也有可能隨著長期疲勞大於恢復的速度後,體能一路往下走(紫線),一直持續下去就可能產生過度訓練症狀,最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在進展期靠近賽前發生,因為疲勞一直累積至今了(且說實話,訓練初期也不可能練到OT的);圖片來源。 |
所以『理想』上來說,質與量能同時上去是最好,上不去的時候就要做『取捨』!這就回到這個Q&A中的第三個問題,質與量該如何取捨?
我會建議,在基礎期階段,『量』優先(上述的第1-2波,或至少到整個訓練週期的前半段);越往準備週期的中後段走(進展期中後段與競賽期前),『質』優先。
在訓練初期,目的在疊出高且大量的有氧耐力,此時速度課表並不是重點,高強度課表少練一點或慢一點都沒關係,但是訓練量一定要在訓練前半期逐漸疊上去,不管是單次訓練量,例如:跑者就是長跑日的LSD要逐漸拉長,三鐵者就是游騎跑各項的LSD都要逐步拉長;其次就是週量也要慢慢漸增上去,每週都比前一週增加個10%為原則。
若覺得此時去疊量太辛苦,特別對於新手或已經很久沒訓練的人來講,那這時『一日兩練(延伸閱讀:馬拉松訓練:我該一日兩跑嗎』就有其意義,透過拆分早晚的方式來疊出量來。
反之,越靠近比賽,重點不在疊量,而是『比賽配速跑』與『高強度間歇』這種『質』課表越形重要。但同我上方所述,此時的疲勞感是越來越高了,這時該捨的課表就是輕鬆跑之類,量沒那麼重要了,而是要讓自己在每一次重要的課表日時,是能對眼前的課表駕馭得宜,故撇除『質』課表日以外的其他輕鬆訓練日,時間不需長,強度有多低壓多低,以不影響身體恢復為目標,否則重要課表吃不下,對於比賽的自信心絕對是大受打擊。訓練這檔事,你以為比的是體能?其實很多時候,心理狀態更為重要!
結論:越是基礎訓練時期,訓練量越重要;越靠近比賽,訓練品質越重要。
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台,釜山企鵝,可惜不能自選 |
Q2:請問J帥~你會建議在賽前加入Big day 訓練方式嗎?自己沒嘗試過Big day,不知道Big day的距離與強度要如何拿捏,怕弄不好反而搞砸了重要比賽。
請先看過上一題的回覆後再來看這題,且由於問的人是從事鐵人三項的,故我會主要用三鐵角度來談。
Big Day在不同階段也能有不同的變化,在基礎期階段,Big Day最主要目的是讓身體重新回到適應長時間的訓練狀態,可以偏向玩樂與旅遊導向,不太需要在意功率或心率那些數字束縛,只是要讓身體重新進入長時間訓練模式,故訓練壓力少,也慢慢建立起可以完成一組長時間訓練的自信心。尤其當我們進到訓練的中後期,長距離訓練過程的休息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每一次訓練都是有目的有壓力有配速目標的。但在初期,訓練壓力不大的情況下,目的只是要疊出高有氧量時,組休去喝個咖啡,找車友聊天,都是Big Day可做的事。
再白話一點,我喜歡在基礎期時去環島,能疊出高有氧,但又沒太多課表上的壓力。
那若是跑者的話,我會建議以週為單位,或是可以在週末連做兩天長跑的Back-to-back,要嘛衝出一個高於平時正常週量的20%跑量來,或是週末連兩天2H長跑,給身體更高的壓力。但最彈性的運用還是在單車上,畢竟跑步量增加太多,受傷機率風險是大幅提高的,而用單車來疊量,受傷風險低(通常只有摔車意外風險就是了....),又容易疊出高有氧訓練量。
進展期或靠近賽事階段時,Big Day的壓力就很大了,最理想的安排狀態是在賽前4-8週間,太靠近比賽日期,很可能會搞到恢復不來;但若安排的時間太早,體能狀態恐怕還沒準備好可應付單一日的大疲勞。
這時比較常做的會是超乎你正常訓練時間或距離的10%-20%,如同我在直播裡所說,假設你正在準備226km,那麼如同我在直播中所提的,我此時期常練的課表是騎4H加跑1H,那Big Day可能就會試著加到騎4.5-5H加跑60-90分鐘;甚或是訓練時間不變,但強度必須上升,高於預計的比賽配速一點,給予身體更高的壓力及測試身體的反應。
若是游泳的Big Day,想參加226km者,游一組4000-5000m的比賽配速;想參加113km者,游一組2500-3000m的比賽配速(一定要高於比賽目標配速與距離)。
若是跑者的話,賽前若想做Big Day訓練,可以試著跑一個比你目前長跑還要再長個10-20%的長跑(例如此時已做到30km長跑沒問題,那跑一個35km);或是試著距離不變,但長跑的尾段(至少5-10km)要跑到超過於你的比賽配速。
但要操作Big Day,有三件重要事謹記,其一是Big Day前一定要減量,要讓身體與肌肉進到最健康的狀態;其二是Big Day完一定是大休幾天的,全休個1-2天加上輕鬆練個2-3天,才能讓身體復原與吸收那些成效,否則隔週繼續硬練,輕則感冒,重則很容易過度訓練的。但是,如果3-5天甚或一週後都還沒恢復到可以正常訓練吃課表的話,你這個Big Day操過頭了。
故帶出第三件事,也是這階段的Big Day重點:增加自信心!你吃得下那麼累的課表,那對於消除比賽的不安絕對有幫助,但事前沒準備好,事後恢復沒做好,訓練當下又過操,很可能增加的自信就曇花一現崩潰掉了。故我會比較建議有些訓練與比賽經驗者,可以嘗試看看,反正若不幸真的搞到過度訓練,離比賽時間還長,還有時間救回來。
但是這種操作方法,不特別做也真的不會怎麼樣,因為你不會因為一個Big Day就改變什麼體能狀態,你的體能是日積月累的持續訓練而建立起來的。
結論:把每一個重要課表練好練滿,好幾個Good Day絕對勝過一個Big Day。
碰到個好天氣,看看外面的藍天白雲與汪洋,好舒服啊 |
很可愛的膠囊列車,是此行釜山行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景點吧 |
Q3:先說自己簡單的運動經歷.....(略),在前幾天的2023台北馬破三了,但總覺得好像這就是我這一輩子跑最快的時候了,年紀也開始要奔4了,身體恢復沒有以前快,疲勞累積總是讓我在訓練週期過程處於疲累的狀態....(略),最近一個念頭不斷冒出來,如果覺得自己再也無法進步了,該如何說服自己還是日復一日的訓練?....(略)。
由於題目過長,我只截取重點來回應,『恕刪』(好久沒看到這網路用語了)。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來思考,這人從本來比較慢,慢慢跑著也越跑越快,終於跑到破3H(恭喜),但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你從新手到Sub 3的全馬跑者,你有兩件事情變化最大,其一是你的跑量增加了很多,不只週跑量或月跑量,常常的單次跑量都比過往還多還高對吧;其二是你的速度也快了許多,不管是輕鬆跑、Tempo或閾值跑、比賽配速,甚至基本的LSD都比以前快也跑得遠。
這是在說什麼幹話啊?
並不是的!這兩事代表的另一層意義是,你每次跑步給予身體的衝擊都變大了,每一步落腳後反饋回身體的作用力上升了,且隨著訓練時間不斷增加,負荷衝擊也都變高許多啊,這個長期累積下來對於身體疲勞的影響性,是比年紀影響還來得大的。這就是為何你覺得總是處於疲勞狀態,也有感恢復好像沒有以前快,因為以前你跑得少、跑得慢(衝擊小)、甚至對訓練的執著度也絕對沒有到要破3前的那麼執著啊,那自然就得承受更高的疲勞了。不信的話,你去拿剛開始跑步的課表或把訓練紀錄拿出來看,照走個一兩週,你應該馬上就覺得很無聊,好像沒練到的感覺了。
所以這並非是年紀全然的因素,而是對於速度越快的人,越要學著掌握好配速與課表的安排,也是我寫過多次的『Keep Your Easy Days Easy, Hards Days Hard. 』。想要吃下更硬更長也更有壓力的課表,你就必須讓Easy的日子盡可能輕鬆。
再額外分享另一個人的Q&A:『J帥您好,最近剛結束台北馬,也吃了18週跑步週期課表,訓練時所使用的配速分別是間歇3:42km/min、閾值跑4:07km/min、LSD4:40km/min,以下略....』
不管這個區間配速是根據那套軟體或系統計算而來的,我只想談一個重點,若是速度課表(間歇與閾值),那這個時間與秒速就是你必須達到的『標準』,要盡可能做到持平或正負個2-4秒(也不宜過快,該練LT就練LT,不要練到變無氧間歇);但若是輕鬆跑或是LSD,你這標準是個『上限』,只能慢,慢再多都無妨,跑個5:40都不會損害你的體能,甚至累到只能跑6分多速都沒差。
也就是說,速度課表日,區間配速是個目標,盡可能要達到但也不能超過太多;但若是慢跑或輕鬆日時,區間配速是個天花板,是個上限,是個你不該跨過的門檻。如此,才能不要在慢跑日徒增疲勞,以致於影響速度日的訓練品質,這就是的意義。
所以啊,進到不同的層級,還別那麼早的說不會再進步了,而是有更多更有變化的訓練法能玩了,希望你繼續享受訓練的過程,瞭解自己的身體極限。
結論:Keep Your Easy Days Easy, Hards Days Hard.
坐完膠囊列車不夠,又去釜山松島坐纜車 |
遠看松島的纜車,在海中的天空步道散步著,這個設計與建築真的蠻酷的,直接蓋在海上,如果在台灣仿造一個,那邊最合適呢? |
Q4:你有社交恐懼嗎?如果有會怎麼處理。
社交恐懼(Social Phobia或稱Social Anxiety Disorder)是恐懼症的其中一種亞型,顧名思義,社恐者對於跟他人接觸或社交行為感到恐懼,而且不論是外向或內向者,都可能會有社交恐懼症。又能大略分成『特定性』與『廣泛型』社交恐懼,前者是只有在特定環境才會發生,常見的就是平時能言善道,但真的站上台演獎就結巴冒冷汗,這就是特定情況才會發生的特定型,這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症狀,只是反應在某些情境下而已;後者則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需與人接觸都很焦慮恐懼,最經典的代表人物是『梁朝偉』。
上次直播時有分享一個一起做的測驗,這次再次提供,同時再提供一個學術與醫學上較常見的李式(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有詳板與簡易版:
簡易版:準到起雞皮疙瘩!10問題測你的「社交恐懼程度」,心理防線有多重
詳細版(共48題):李式(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
簡易版的李式量表可以看看這個:社交恐懼症測驗:7徵兆檢測
我自己算中度,只喜歡出沒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圈裡,跟陌生人的往來能少就少,對交新朋友或進到陌生環境裡是會有些恐懼與排斥的,基本上像我這樣的人在現代社會中並不少,但反正也不影響生活,並沒有想要改變什麼,反倒能有幾個偶爾能訴說心裡話的人就夠了。
而真正重度與嚴重的社交恐懼者,是在社交當下會產生嚴重的緊張、冒汗、肌肉僵硬、腦子一片空白、全身發抖、胃部不適甚至呼吸困難等,這是會影響生活的,我想大部份人都不是。
至於該怎麼處理嘛?我在閱讀這一類的文章時,倒是有一個簡單但粗暴的法則可以分享,那就是:『你沒有那麼重要』!
去跟陌生人講話,害怕出糗、害怕丟臉、害怕講錯話、害怕被攻擊,『你沒有那麼重要』!你以為白癡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問過,你以為你很特別?但根本沒人會記得你,就算真出糗,對方下一秒也早忘了你是誰,每個人一天都有一堆事要忙,更多事要記。
在陌生環境,害怕他人注視、害怕他人指指點點、害怕人家閒言閒語,『你沒有那麼重要』!沒有人會看你,看了也是下一秒就忘記,你也不是somebody,沒人會討論你。
『你沒有那麼重要』、『你沒有那麼重要』、『你沒有那麼重要』!
下次社恐又犯的時候,多多對自己講這句話吧。
結論:我一點也不重要....
但老樣子...我只關心這邊可以游泳嗎?要是這邊辦個鐵人三項賽如何?轉換區應該要設在那?路線怎麼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