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早餐,紀錄於2013年日本奈良馬拉松
這篇沒啥太專業術語,也不是個太正式的文章,純粹閒聊一些常被問到或是對於一些飲食方法的看法。
其實只要每次一提到『碳水化合物』,包括上一篇文章,就算再怎麼強調『碳水化合物是最重要的能量來源(Carbohydrate is KING)』這件事,但很多人還是對『碳水化合物』敬而遠之,因為它常與一些罪惡食物連結在一起,例如碳水化合物就是一些『麵包』、『甜點』、『飲料』、『PIZZA』、還有最冤枉的『吃飯 = 會胖』這事。
所以很多時候,不管我們談再多『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但是也許很多人真正要的不是運動表現能發揮得多好,而是在意『體重會不會因此增加了幾克幾公斤』,所以運動表現差一些也沒關係,不要胖就好!
另外,我也發現一個相當有趣的事情,越是運動量大或運動表現好的人,反而越斤斤計較於自己的體重,越可能採用一些"特別"的飲食法,包括生酮、低碳、斷食等,當聽到這樣的想法時,我就會想談鄰國例子,也就是『日本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