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譯:不爽不要看😂,還是很有Lionel風格;圖片來源 |
這次要藉由我的好朋友:Lionel Sanders的例子來聊聊『受傷』!
在訓練的世界裡,當你狀況越好、破了PB、贏得了比賽,小心,你也可能因腦內啡過度分泌而輕忽了休息、忽視了身體積累已久的疲勞、與更急切的想用更高更大的訓練來追逐更佳的成績,受傷就不遠了。
本文先來閒聊一下那些頂尖選手們受傷前的共通脈絡,以及我想給您的建議。
![]() |
簡譯:不爽不要看😂,還是很有Lionel風格;圖片來源 |
這次要藉由我的好朋友:Lionel Sanders的例子來聊聊『受傷』!
在訓練的世界裡,當你狀況越好、破了PB、贏得了比賽,小心,你也可能因腦內啡過度分泌而輕忽了休息、忽視了身體積累已久的疲勞、與更急切的想用更高更大的訓練來追逐更佳的成績,受傷就不遠了。
本文先來閒聊一下那些頂尖選手們受傷前的共通脈絡,以及我想給您的建議。
近期有兩個Podcast專訪,分享給大家,我個人也當個紀念收藏:
1. 跑步不要聽:失戀比 ITB 還痛 https://reurl.cc/M3arMK
跑步不要聽是由知名體育主播田鴻魁,與最速總經理象總王冠翔主持,本集內容主要在談天歡笑中聊聊個人從唸書時期到失戀後開始接觸運動的過程,以及到參與鐵人三項,並一路過關斬將到進軍KONA,與近年來諸多比賽經歷與回顧。
![]() |
資料來源 |
2. 鐵腿:完成世界六大洲IRONMAN 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https://reurl.cc/RYxN5e
由鐵人三項愛好者小葛所主持,訪問內容主要是近兩年的受傷經歷,乃至重新站起來回到南非完成IRONMAN賽事與拼齊世界六大洲IRONMAN的分享。
![]() |
資料來源 |
![]() |
除了罰款所謂的廣告不實以外,更奇怪的是,上面被我標註起來的那句話,怎麼把RECOVERY翻譯成『生長』呢?頭一次看到這種翻法;資料來源 |
來個時事議題,我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知名乳清品牌:ON,因為包裝上寫了個『BCAAs SUPPORTS MUSCLE RECOVERY(BCAA有助肌肉恢復?生長?)』,就被開罰了四萬元,並限期改善。
BCAA大概是所有運動的人都聽過的補充品,而且也確實常常被神化了其效果,舉凡我聽過的有讓你更快、更有力量、耐力更好、防抽筋、幫助恢復、睡更好、在看文獻時竟發現還有能減肥的神效等,雖然多年來聽了這些誇大效果大多聽了就笑笑而已,但被食藥署直接出面開罰,新聞稿中還寫了一句『支鏈胺基酸的功效並未受到專家肯定』,這就有趣了!
那我們來看看實證研究怎麼說吧,看看到底這裁罰合不合理?
這次來分享幾張南非開普敦的桌山,一般山都是越往山頭是越尖,就你這山整片是平的,夠另類,難怪是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之一 |
在前兩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訓練量的重要性,且是近年來在耐力運動上的重要趨勢。
但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阿我就時間不夠啊』,再怎麼擠就有限,故能否用高強度訓練來彌補量的不足呢?
再者,大部份人還在練游泳的朋友,8成都是為了參加鐵人三項活動才進游泳池的,又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愛練游泳,只有少數的人會把游泳當第一喜愛的項目,甚至我看過有人一個月的游泳量竟還比跑步還多,真愛無誤了。
不管是何者,這裡存在的是一個『訓練強度 vs. 訓練量』的取捨討論,高強度間歇能否彌補訓量量不足?又或者我一直游、一直游、游出個很高的量來,那這樣有效果嗎?
這次我想分享一篇近來看得相當有心得的系統性研究,就是想解決上述的問題,分享給你,同時附上個人看法與建議。
最近連著幾篇都是南非的野性動物,這次換個異世界生物當背景圖好了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論了耐力運動的過去與未來發展趨勢(還沒看的請點我),原以為是個蠻無聊沒太多人想看的文章,卻意外的引發了蠻高的流量與討論,這篇我想繼續延續那篇的結論,給予一些訓練上的建議。
一言以蔽之,耐力運動發展趨勢就是訓練量增加是必然,每一個人都應盡可能在控制好生活作息、重視好營養與睡眠品質、精準的安排訓練計劃後,盡可能拉高你的訓練量。
但問題來了,訓練量的上升,也意味著受傷機率也可能隨之增加,有沒有什麼作法可以收其利避其害呢?本文將先提8個可能受傷原因,接著提出10點提高訓練量的建議,不管是鐵人三項、馬拉松、單車、游泳或其他相關耐力運動都適用!即便你沒有打算再增加訓練量,但也許本文給你的建議,也許也有些能帶走的提醒,讓你的訓練品質能更好也練得更有效率。
南非阿多大象國家公園裡的大象一家人 |
相信只要是從事跑步、單車、游泳、鐵人三項或相關耐力運動的朋友們,應該都相當有感,近年來無論是世界頂尖的運動員或一般人,無論是個人賽事或團體賽事,不管是距離長或短,成績都不斷的往上提升,紀錄破了再破,您有沒有想過到底這原因是什麼呢?
近來我看到兩篇蠻不錯的研究,都是近兩年的文章,談論的主題不約而同都是近15-20年來在耐力運動上的變化、趨勢與未來可能發展方向,我看了蠻有心得(可能我剛好也從事耐力運動10餘年了吧),故特別想與您分享。
本文會先摘要這兩研究內容,以及最後提供個人看法與提供予您的訓練建議。
3月去南非時,去了兩個地方Safari,看了數十種野生動物,但我發現我最喜歡的竟是疣豬耶 |
『最理想的跑馬拉松心率是多少?』
這是我近期收到的一個相當有趣但又複雜難以簡短回答的問題!僅管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用一個『配速』來跑完42.195公里路,但你也不可能完全忽視『心率』的影響性,更進一步來說,會問這樣問題的人,想的真正問題是:『心率能在3個多小時裡撐到什麼樣的高度而不會爆掉?也就是用盡心肺之力,跑出一個最佳的馬拉松成績』。
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就算過往也有不少以大樣本馬拉松跑者作為分析的研究,但你並不曉得每一個人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跑完這42.195公里,是求完賽就好?是要拼成績?這兩者呈現出來的數據意義就很大不同。
不過沒標準答案,不代表沒有蛛絲馬跡,我來長篇大論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日本山形縣的山寺參拜,紀錄於2025年春 |
延續上一篇文章,近期仍有另一支來自於Lionel Sanders的影片讓我很想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在2月底的影片裡,Lionel Sanders自我揭露他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 5.9%,正常範圍應當在4%-5.6%之間,而他這5.9%已經屬於糖尿病前期徵兆了,而他也自我審視了自己的生活習慣確實很糟,舉凡吃了過量的垃圾食物、頻尿、睡眠障礙等。
另一方面,我也想到一個在國外近幾年間開始被注意到的問題:『運動相對能量不足(Relative Energy Deficiency in Sport (簡稱RED-S)』,這是由於為了追求更好的成績,而不斷在作飲食控制,控到所攝取的熱量,僅供運動使用,甚至連供應運動使用都不夠,只要時間一長,引發而來的疾病與運動傷害風險就會大幅提高。
這兩個問題很可能都是來自於過高的訓練壓力導致,故我想特別來談談,同時也先提供結論給您:當您發現您的飲食開始失序,不管是沒來由的一直想暴飲暴食,或是不斷在節食,身體也經常性的疲勞無力,缺乏能量應對訓練時,你都該提高警覺,也許近期的訓練壓力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