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三鐵界的新趨勢:胸口水壺,到底有效還沒效?

這篇文章,我想來跟大家聊聊一個相當新也相當有趣的話題,那就是,他們到底塞了什麼在胸口?這樣塞是為了什麼?真的有用嗎?老樣子,直接跳到尾段有懶人包與個人看法。

2022年KONA,圖中為帶錶哥Magnus Ditlev;圖片來源
2022年KONA,圖中為阿滴Sam Ladilow;圖片來源
2022年KONA,圖中為埔鹽順澤宮掌門人Gustav Iden;圖片來源
ㄜ....這是有塞還沒塞?下面會告訴你答案;
2022年KONA,圖中為邦邦Kristian Blummenfelt;圖片來源

趨勢的由來:

我的印象中,胸口塞水壺應該是在去年2022的KONA才比較多人使用,先前頂多零星一兩位,而去年KONA的男子組中,單車項目最快的前十名,至少有五人全在胸口塞水壺,這就引來了較多人的矚目!

看到此,若你就想衝動的決定以後衣服裡都要塞水壺的話,先等等!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有三個疑問還沒解開,先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一直以來我相信一件事:若一件事情是有利的,必定大多數的人都會跟著做那怕是第一時間沒發現這作法,也理應後續會跟風,但至今我們還是發現絕大多數的選手都沒塞水壺也尚未普及?甚至與Gustav Iden同一訓練體系的Kristian Blummenfelt,為何在去年KONA中,Iden有塞水壺,而KB沒有呢?Iden故意藏一手嗎?不太可能。

答案是:沒塞;圖片來源

其次,我發現在去年10月KONA有塞水壺的選手,不一定在別的場次會塞,考量點是什麼?例如去年9月PTO US OPEN,是個全平路的賽道,Magnus Ditlev卻沒塞水壺,反而後來KONA有塞?是他還沒想到這一招嗎?照理講,越平坦的賽道,低風阻的優勢才會越大,難不成他這招是KONA前才想到?那再來看另一人,Cameron Wurf在去年KONA賽道,有時候有塞,有時候沒塞水壺,其考量是什麼?更有趣的是,到了今年的IRONMAN Lanzarote就不塞了。但這場裡,去年KONA亞軍的Sam Ladilow卻還是塞了個大大水袋在胸前?(但是他最後跑步DNF掉)。

水壺還在;圖片來源

水壺不見了;圖片來源

Sam Ladilow在IRONMAN Lanzarote的T1轉換帳,準備塞水袋的畫面

第三點,我最不解的部份了。為什麼至今沒看到任何一個職業女子組選手在胸口塞水壺,或許有,但我沒留意到,或許讀者們可幫忙補充。


發揮實驗的精神

近日,我留意到美國加洲的一個單車Fiiting工作室就作了類似的實驗,試圖解開我的疑問。

由於接著要引述他的YT影片與網站資料,就讓我先幫他打個廣告好了,這是一家位於美國的單車Fitting工作室,名為ERO SPORTS,共有兩據點,包括加州與賓州,有興趣者可進其網站看結果或Youtube頻道瞭解,說明影片置於下方。


他一共找來9位受測者,有男有女,並分別在他們的胸口放入28盎司(近800cc水壺)與1.5公升的水壺,試圖瞭解在放入水壺後,會省下多少的瓦數。僅管測驗過程我有些疑問,但先忽略,我將9位受測者資料整理如下表所示:


我的看法:關於本實驗的前提假設

有幾點要先請各位在下結論前先瞭解:

1. 本實驗的受測者所省下的瓦數,根據官方說法是用『根據比賽配速瓦數,在不同情境下所能省下的瓦數(Wattage savings are based off of race pace wattage)』來進行分析。但是實驗過程的路線距離為多少?有無順逆風?有無坡?每人的平均時速為何?這些重要資訊都沒有揭露,是我認為有些可惜之處,會有點削弱了最後的可信度。

額外分享一個個人經驗,我曾在北海岸練過10km計時測驗,想知道在不同瓦數下,均速與時間能快多少?有一回一共跑了5趟10km,都是一樣的路線,5km的去程與5km的回程。但結果是第4趟的瓦數雖略比第5趟稍低個6w,但時間卻快了8秒鐘,為何有此現象呢?因為第5趟風突然轉強了,逆風段慢的幅度過大,順風段也抓不回來。故在室外測驗,環境的因子影響是相當大的,甚至騎到後面,身體必然脫水,減輕的重量有沒有考慮進來?都是一個好的實驗必須說明的。故若有人會去找他Fitting的話,請代我轉達我的好奇心。

2. 本實驗是讓選手各騎三趟ITT,第一趟不帶水壺,例如第一位受測者Tony,就打260w,騎了X距離後,獲得了一個Y時間與Z1瓦數;接著再帶著28盎司的水壺塞胸口再騎一次X距離,同樣在Y時間就能騎完,這時的Z2瓦數拿來與Z1對比,就應當是這裡所謂節省下的瓦數;最後再裝1.5公升水瓶跑一趟,再進行比較。

但是實際上,要騎多趟同樣的距離,又要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除非你是機器人,不然不太可能,故他的作法應該是都打同樣的瓦數(例如Tony的260w),執行三趟ITT,再去計算『省下的時間』,但偏偏呈現的結果又是以『省下的瓦數』為單位,而非時間?再者,這時應當要有三趟ITT的數據才對,別的不講,執行三趟一模一樣距離的相要做到同瓦數零誤差也是很難的事。所以我才說,我會想多瞭解一下本實驗的內容。

以上個人碎碎唸可無視,進下一點。

3. 我們讓一切單純化,就是騎三趟ITT,看有裝了水壺與沒有水壺情況下,可以用多少瓦數在相同時間內完成,就是省了多少力。而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與比較,在上方的表中,我也另算一個『攜帶水壺的瓦數』值,這就是表示只要騎在該瓦數,就能達到都不裝水壺時的速度了。這個值能更方便大家理解,但實際上到底該實驗是不是這麼做?這我就不確定了。

實驗結果(懶人包)

1. 只要有放水壺,都有一定的省力效果,且是不分男女。其中又以1.5公升水壺的效果比28盎司的省力效果來得大。

2. 若是28盎司水壺,可以省下0.85%至5.88%的瓦數;若是1.5公升水壺,則可省下1.59%-9.45%的瓦數。

3. 有找Tony額外作實驗,當塞了越多支水壺,省的瓦數越多。最高是在塞了3公升水袋與28盎司水壺的情況下,可省力達8.8%。但本人反應,騎車時水會晃來晃去很不舒服😆。

4. 又是Tony,當水壺放到肚子上時,只能省下0.46%的瓦數。故水壺一定要放在胸口位置較佳。

5. 我的額外分析I:我將上述受測者的資料做了個簡單的相關分析。先拿選手『體重(含車重)』裝了水袋後所省下的瓦數』進行相關分析(因為體重某種程度反應了選手的阻力大小)。得到的數值是在28盎司水壺時,僅有-0.01相關性;若是1.5公升水袋,則是0.13相關。可說是體重影響微乎其微

5. 額外分析II,若將『測驗瓦數』拿來與裝了水袋後所省下的瓦數』進行相關分析,反應其在速度越高之下,理應有更好的省力效果。結果是28盎司水壺時,有0.62的中高相關性;若是1.5公升水袋,則是0.80高度相關。完全應驗了一句話:Aerodynamics is EVERYTHING,當速度愈快,降低風阻愈為重要,只是很可惜我們看不到到底各選手的時速到底落在那?因為看起來,真要發揮水壺的功用,還是必須建立在高瓦數與高速度的情況下。用個極端例子,我想你不會期待當時速只有10km/h時還希望塞個水壺後,時速就變12km/h了吧?

不過就幾年以前,當時是流行塞東西在背上,但現在卻沒人這麼做了。
圖中為2016年KONA的Lionel Sanders;圖片來源

實驗結果與個人想法

這結果聽起來蠻振奮人心的,首先你可以用最少的成本獲得一個還不賴的省力效果,比起裝個XXX就能號稱省5w,或換成OOO省2%之類的。

但是問題也來了,我認為長距離的三鐵賽與三鐵車,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在於如何透過低風阻、降低擾流影響,達到最快、最舒適也最省力的騎法。可放了個水壺甚至水袋在胸口,長時間下到底會不會不舒服?還有當路線是多坡路段時,不斷的起身與趴下的姿勢交替,速度不就下降了?這時水壺就很『夯枷(台語的多餘、自找麻煩之意)』,且這時又會否讓腰與上半身變得酸痛?另我也在國外一個論壇看到一個選手分享其使用經驗,在天氣熱時,反而有散熱的困難,久了會讓胸口覺得過於悶熱感。甚至還有心跳帶綁在胸口情況下,再放個水壺會否不舒服?或是女性選手放在胸口,方便與否等等問題,我想都蠻有討論空間的。也或許是因種種因素考量下,許多選手才不一定會跟著塞水壺吧。

整體來說,我覺得塞水壺這作法仍是有趣的,有機會我也會試驗玩看看。同時,這個『潮流』或許也給單車相關業者一些新的想法,包括如何讓風阻再更低,或甚至三鐵衣業者能否開發出一個類似米其林寶寶裝的充氣三鐵衣之類的,輕量化、低風阻、快散熱等三個願望一次滿足,只是你敢穿嗎?或是弄成像下圖的Joe Skipeer的這樣?

追求低風阻到了極致的Joe Skipper。圖片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