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2023 姬路城馬拉松:白鷺、歲月與月面宙返

以姬路城當背景作為完賽照,這就值得推薦了!

這應該是我的最後一場馬拉松了吧......

.

.

.

算了,話還是別說死,略修正一下😂😂😂

這應該是我認真準備竭力跑的最後一場馬拉松了吧......?

這是一位變裝的日本跑者,用來開場我即將說的故事挺應景的!

非關跑步的時代眼淚

在賽前抵達日本姬路時,看到連著幾則關於『武藤敬司』的新聞,到書店與超商也都看到武藤的書籍,不太懂日語的我,不太理解為何這位我以為早已退休的傳奇摔角名將怎麼突然躍上新聞版面?經查詢一後才知,他正式在2月21日引退了。

『武藤敬司』是日本職業摔角選手,不懂或不認識他,甚至完全沒聽過的人,用個很特別的比擬法,他幾乎是現今日本棒球界的大谷翔平了,無論實力、人氣、話題、還有雙刀流(武藤會有兩種主要選手身份在參賽,本尊與塗上彩繪臉的MUTA輪流出賽)。在距今20餘年前的高中時期,我有個超熱愛摔角的同學,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武藤、蝶野正洋、三澤光晴、橋本真也等名字間討論打轉,還會調皮的學MUTA噴毒霧的模樣。

看了一下武藤告別作的影片,卻有些不只淡淡而是濃濃的哀傷,年已61歲的武藤退休之役,雖想也知道這比賽的表演性質勝於競技本質,讓滿場粉絲盡享年邁的武藤不斷施展華麗招式才是主要目的,武藤也努力地致敬當年戰友們,仿效了幾個同期明星選手的大絕招,但到了最熱血關頭,武藤爬上場上角柱上要施展他個人最終必殺技的『月面宙返』時(背向舞台,後空翻轉躍下趴到對手身上壓制,如下圖所示),他猶豫了,也放棄了,不久後又爬上角柱想再試一回,但又是放棄了。

武藤的成名技之一:『月面宙返』,現已隨著年邁老化,無法再重見了;圖片來源

一連兩次的『月面宙返』都受限於身體的傷與年紀影響而展現不出來時,他的臉上滿是無奈,畢竟現已全身傷痕累累更是幾近快殘廢狀態,早已施展不出當年的絕技,愁悵感不只來自於本人,也來自於粉絲,濃厚的時代眼淚在東京巨蛋滿溢

最後武藤輸掉了比賽,或許是象徵一種傳承感吧?但反正輸贏不重要,對手是誰也不是很重要,反倒是後續武藤叫戰了台下那一位數十年來亦敵亦友的蝶野正洋』上台與他再打一場,又掀起了一陣粉絲高潮,但蝶野起身的那一刻,卻是拄著拐杖,且緩緩一跛一跛的上台。天啊,那股濃濃的哀傷感又襲上心頭,這兩位昔日叱咋日本摔角界的傳奇人物,原來最大的對手不是彼此,最狠心無情的也不是競敵,而是歲月啊。

(詳細對戰內容與相關影片,在網路上都找得到,就請自行搜尋了,畢竟這只是個開場,不是個摔角頻道😂。若真的懶得查的話,給你PTT上有粉絲整理好的懶人包片段:點我

這邊意思意思放張武藤與蝶野的最終戰役圖就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圖片來源

有關三鐵的時代眼淚

從去年到今年初,在鐵人三項界,也看到了許多老兵逐漸凋零的現象,一個接著一個在2010年代主宰賽場的頂尖選手們,陸陸續續地發表退休宣言,不管受限於傷痛被迫退出(例如前奧運冠軍的Alistaire Brownlee最近又受傷了,這兩三年的病痛情況恐也越來越難看到他了)。

或是主觀上想退休,例如2014年世界冠軍Sebastian Kienle、2015-2016, 2019世界冠軍Jan Frodeno, 最強瑞士地方媽媽也是五屆奧運選手Nicola Spirig等一線明星級選手,還有也許國人較不熟悉,但常年在觀賽的我卻很熟悉的名字如Heather Jackson, Sarah Piampiano, Tyler Butterfield等陸續宣退休。

而在撰寫本賽報當下,又傳出最新消息,2011, 2013與2014年世界冠軍的Mirinda Carfrae也宣布退休了,她的跑步姿態與殺氣一直是女性鐵人選手中,我最為欣賞的一位,她的經典代表作,我認為會是2014年KONA賽中,從單車結束落後14分多,一路追擊,每超越一個選手再噴點垃圾話!?戰力值爆表,這個女人太狠了。這也是我每次比IRONMAN時,在最後跑步極度痛苦時,不斷在腦中回放的畫面,要有自信的跑,要有力量的跑,只要不放棄這口氣,都一定能刷掉前方的對手!但如今,讓人放棄的不是對手,原來是自己啊,唏噓感猶然而生。

剛接觸鐵人的朋友們,應該很難想像當初的Daniela Ryf可是被Mirinda Carfrae玩假的;圖片來源

不管怎樣,下方放上2014年剪輯版影片,畫面中的選手幾乎都已退或待退中的弟兄,這影片在過往看是激動,現在看卻成了種感動,謝謝你們過去幾年對我的激勵。我特別推薦將下方影片切到5:19處可以看到率先出T2的Daniela Ryf,以及落後14分半的Mirinda Carfrae怎麼玩弄她前面的選手。

當然從好的角度來看,表示越來越多2000年前後出生的年輕世代開始襲捲而來接管鐵人三項的王座,但對我來說,能一直持續練到今天或是追求與頂級選手同場較勁的機會,主要還是當年在網路上看到的那幾位熟悉老面孔,就算新人再強,心中也僅有理性的敬佩,可少了一分感性的情感投射。一方面當然還是希望老將們繼續拼戰,例如已50歲的Craig Alexander仍持續出賽中,但總也不會期望他們帶著慢慢退步的成績、不斷往後退的名次、還有甚至會否連各自的『月面宙返』必殺技都施展不出來時,才帶著愁悵感退下來?

SORRY,先道個歉,這篇賽報的起頭竟是有點抑鬱的破題,而且離題實在離得有些久了,我想或許也是開始感受到『歲月』這個敵人在自我訓練上的影響了吧。

順帶一提,日本跑者與大會對於疫情的監管與自肅行為,不得不說還是比台灣嚴格許多,包括量體溫、健康自我管理調查與99%以上都將口罩戴得好好的,是在這種大型且密集接觸活動中,挺令人放心的部份。

賽前一天報到要繳交七天內的體溫與自我管理證明

比賽一早,也得量體溫與領信物後才能入場。所以雖然前兩年常聽到日本防疫很佛系,但我感受到的卻是他們的嚴謹,僅管現在大多數國家早已全面開放了,在日本這幾天仍到處能感受到他們對防疫的認真態度。

一完賽,也馬上有志工遞上口罩,並幫我把鞋上的晶片剪下,服務100分

初期馬拉松訓練:心態與挑戰

回正題,這場定於2月26日的姬路城馬拉松,是老婆在去年年中的提議,一來她想重返京都,回溫我們在十年前曾有過的京都旅行回憶;二來是上一回來訪姬路時,碰上為期5年半的姬路城大整修,無法一窺那白鷺的完整面貌,這次終於有機會了;三來就跟我有關了,今年上半年沒了過往我必定會參加的IRONMAN 70.3 Taiwan,也沒有我特別想參加的三鐵賽,好像是可以排出一個馬拉松賽季來了,加上我也足足有四年沒跑馬拉松(我是指不用先游泳3.8km、先騎車180km後才跑的馬拉松😂),舊記錄仍停留在5年前北九州馬拉松的2時43分26秒,都已老了5歲了,是否還能再逆轉時光跑回那成績呢?我自己也感到好奇。

姬路城,因其白色城牆故又得名『白鷺城』,與熊本城、松本城號稱日本三大名城,也是日本的第一個世界遺產,今年適逢姬路城登錄為世界遺產的30週年。

除了有疫情的影響外,不跑馬拉松而專注在三項的平衡發展上是最重要原因。加上我在2017與2018連兩年都跑2h43m之後,我很確定了一事,我大概再怎麼努力,頂多就是2h40m就封頂了,你還是必須承認在缺了先天基因,後天又是近30歲才開始跑步的人來說,早已錯過大幅發展最大攝氧能力的年紀,那剩下的時光是否值得為了這3分鐘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呢?即便現實來講,就算跑到240?那又如何呢?會改變什麼呢?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成就感呢?好像也只是自爽個幾天後就漸淡忘了。

相較之下,我在過去幾年間,重心全轉移至113km與226km,就結果上來說,即便卡了兩年的疫情影響,仍然繳出兩次IRONMAN 70.3 TAIWAN總冠軍與去年年度IRONMAN AWA M40組的全球第5名,或許當年的決定是正確的吧!雖然到頭來好像也是自爽用的,但自爽的程度似乎還是高了一點點。

就在陰錯陽差之下,今年突然有了空檔可以再跑一場馬拉松,是興奮也是緊張。興奮於好久沒走一個完整的跑步週期了,不管結果是好是壞,我也確實很想拉一個賽季出來好好再把跑步強化一下;緊張自然也不在話下,既然要跑就是要全力以赴的跑,但別說240或243了,以近一兩年的訓練狀況來說,我對於能否跑進3H都有疑問!

特別是去年底,可是帶著一整年度三場IRONMAN與兩場中距離賽(IM70.3與PTO)的嚴重疲勞感,自從10月中從KONA完賽與美國歸來後,進入了大休期,10月底開始恢復訓練仍有不小的心理抗拒,直到11月初一度發現體重已來到72kg,足足胖了4-5kg之多才驚覺好像該開始認真訓練了(果然肥胖才是最好的訓練動力啊😂)。

初期的訓練自然是不盡理想,到12月底都還對能否跑進3小時都不敢保證,我老婆還不停安慰我:『你跑不好就算了啊,不要PO出來就好,反正也沒人知道!』

開什麼玩笑!我J帥雖然向來習慣是從不向人說我的年度賽事計劃,也不跟人透露到底要比什麼?去那比?(有機會我再跟大家透露這習慣的原因與由來)。但我也從不因為沒比好就當作沒這回事!

比賽表現好,可以得到榮耀與成就;但表現不好甚至DNF,可以得到經驗與反省。每個人都只想要獲得榮耀無可厚非,但榮耀越高的人,其背後往往都是無數個自省與挫敗經驗,只是旁人看見時,往往只有光鮮亮麗,但沒看到不代表不曾有過。故無論結果好壞,誠實面對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這是完賽後,離開姬路城的最後一眼

中期馬拉松訓練:火箭筒射爆你心窩

1月份,速度終於慢慢找回來,開始覺得有摸到3小時的邊緣了,更重要的是,也把體重降到65kg比賽體重,最低還能來到64kg與7%體脂,與最胖時相比,等於是一來一回就是8kg的落差。去年底有個自己學生問我說:『為何你都能在非賽季胖這麼多?比賽前又能降回來?』

ㄜ,其實也有降不下來的時候啦,但之所以胖起來,主因就是訓練期間太辛苦,一旦休賽季時都會有彌補心態努力吞食,該練時就認真練到極緻,該軟爛時,我就努力當個極緻廢物,這是個人訓練最高準則

再者,我本來就是易胖體質,小學體重就跟現在一樣了,只要小時候胖過的人,長大後都很難不復胖。另講個笑話,約莫1月份左右,我還在努力控制體重時,有天晚上約莫9點左右老婆才下班回家,她在洗完澡後隨手吃掉我準備好給自己的隔天訓練後的甜點:『1顆麻薯與1小片蛋糕』!

我傻眼的看著她,並問她:『為什麼這麼晚了你還在吃?』(我們家是固定晚上10點前就寢,加上減肥期間,我們在晚餐後是完全不吃東西的)。

我那永遠47kg的老婆回我:『反正我又吃不胖』

『反正我又吃不胖』、『反正我又吃不胖』、『反正我又吃不胖』!

這句話,對於超易胖的我來說,這已不是在心頭插一刀這麼簡單了,根本是拿個火箭筒射爆我心窩了吧!

來個氣勢磅礡的姬路城

姬路馬拉松賽前最後一刻:分辨一般跑者與進階跑者的方式

在過了一個無法大吃大喝,只有努力訓練的農曆年節之後,時間來到姬路城馬拉松前2-3週間,我才確定了自身狀況跑進250內應當是沒問題了,但該怎麼配速卻很頭痛,要賭一個平盤追上5年前PB的2h43m(均速3:52/km)約略有5成把握,但人性使然,又起貪念想直衝240!僅管從訓練上來看,240的配速(3:48/km)很可能只有把握能推到25-30km而已,後續恐慘不忍睹。

『配速』這件事,也是今年在練跑時最有感的一部份,我從來沒有過對幾秒的配速差異能有這麼明顯的感受,3:50/km跑起來是什麼樣的體感?3:45/km是如何?與3:40/km又是痛苦指數會到幾分?感受度非常明顯。

『歲月』或許就像地心引力,當你愈有年紀,地心引力就會愈將你往下拉;但『歲月』也是經驗值,我似乎變得越來越清楚不同速度的微妙差異,以及該速度下,身體能承受的距離與時間,從此角度看,『歲月』或許也不全然是個壞事。

直到賽前一週,安排了一個10km配速跑,時間推到了36分12秒,對比過往自測的10km來說,快了剛剛好1分鐘(創於2019年),也比2019年跑丸龜半馬賽事中的peak 10km 36分38秒還快。之所以丸龜明明是半馬,但卻有個更快的10km?原因有二,一是丸龜半馬的前半段是略下坡,故這peak 10km是在整體坡度為-0.4%跑出來的;其二是我不會在測驗時,就把自己逼到極限,只有比賽時會拿命來拼,訓練時永遠要留有後路。特別是測10km的這一天,隔週就是姬路城馬拉松了,身體當然還是會有意無意的略保留些,但我想若不考慮日後比賽的話,頂多也許就剛好進36分內的35分50餘秒吧。

當練了這麼多年之後,竟還能看到『All-Time』的字眼,真是打從心底的滿足

不管怎麼樣,確認好體能已進巔峰,也跑出了個非常滿意的10km之後,當天測驗完後在緩緩收操跑回家的路上,我也自問自答:『這四個月的馬拉松主要訓練期,你滿意嗎?』

我認真的回顧四個月來的訓練後,只想得出頂多只有2組課表打了折扣,一組是某一個速度日發現身體不對勁,提早收工;另一組是某天在煮飯時,腳指頭被醬油瓶砸到黑青😓,當天痛到無法走路而跳過。加上還有游泳與單車的訓練也沒全放掉,仍盡可能維持基本訓練量情況下,我認為本週期已近乎無可挑剔了。

此時忽然有感,要怎麼分辨『初階跑者』與『進階跑者』呢?或許你的答案會是用成績?或用跑量?或用砸了多少錢買裝備買了多少鞋等等😂?

這是買照片時,大會額外贈送的,不得不講,這拍得真好,意境也美,當然是不跑步的情況下,一切風景都是如此美好!

我會認為答案是:『當你問他是比賽當天累?還是訓練時期累?』就能分辨出來了。

對於初階跑者來說,他們想的大多是比賽當天要跑個42.195公里,好漫長、好痛苦、好難想像一次跑42.195公里是什麼感覺?

但對於訓練有素的進階跑者而言,真正累的是整個訓練季下來的疲勞,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相較之下,馬拉松比賽當下當然也辛苦,但那些辛苦都可預期,也知道那些30公里後、35公里後的撞牆痛苦感是什麼感覺,且更清楚再痛不過就數十分鐘後一定能解脫了。

然而訓練期間所積累下來的疲憊與情緒壓力,是像撞到鬼,碰見個陰魂不散的幽靈一樣,越靠近比賽日,幽靈們愈聚愈多,最後都能組成一支軍隊了,只有完賽那一刻,才仿若見到朝陽般把幽靈趕跑,好似那些鬼魂都不曾存在過一樣(當然,若是跑得很糟很糟,那可能就不是朝陽而是馬上入夜,碰上另一種魔來襲:心魔)。

過了一週後,來到了日本姬路,站在姬路城前,等待著9點鳴槍的那一刻,既然已知該做的努力都已完成,反倒心情已平靜平穩下來,告訴自己:『走吧!來去擁抱痛苦吧!』

忽然覺得跑馬拉松前的準備事項比起三鐵真是少,我都還能悠哉的坐在那看著其他選手在忙些什麼

姬路馬拉松:要一秒還是要一搏?

馬拉松進行當下,我反倒沒有特別的心情,只能不斷回想到底當下配速與實際體感能否配適起來?加上有沒有速度相應集團能跟跑?以及該補給的時間?補給站位置與路線路況等小細節。

幸運的是,因為是用著過往成績來報名,故可以排在A區第一順位出發,也在一出發後,人多歸多(參賽人數9000人),但附近幾乎皆是實力相當的選手,能馬上組建起大集團來前進。

10km左右過後,前方約莫50-100m間有一龐大集團,而我身邊只剩個位數的跑者,偏偏此時又是個大逆風,雖很想抓上前方集團來幫忙擋風,但這可見不可及的距離,足足跑到了19km才追上。

人雖多,但速度相當齊一,跑起來也舒服

19km至29km間,算是本日跑得最順暢的一段,除了一整團至少超過30人的集團一同前進,集團中還有最後獲得女總一與女總二的兩位女跑者。整個集團頭同時有兩人在領頭,他們看起來跑得相當穩健與略顯游刃有餘,相較於不少人已開始呼吸急促甚至步伐漸趨沉重有不小差別(當然我也快變這類的人了),可推敲得到,這領頭的兩人就是要配2h40m的,而他們實力也必然超過240才有可能跑得這麼明顯於其他人來得輕鬆。

29km一過有些起伏路線與迴轉過彎等,瞬間集團快速被崩解,從原有的橢圓變成水滴形狀,慢慢又被拉成長條形,我也開始被拋下,就算是兄弟登山,現在起也必須開始各自努力了。

後面藍色衣服的日本跑者跟了我好長一段距離,最後2h40m完賽;而再後方那位花色衣跑者就大爆炸變2h53m了。

應當在32-35km間,我接連目睹了兩幕不可思議的畫面,一幕是前方不遠處有一選手直接倒地昏倒,一幕是女總一或女總二不確定,突然定竿在路邊開始拉筋,但隨即又能馬上跑起來,後面還超越了我,能在此速度下抽筋還救得回來著實少見;然而前者那一位倒地者就沒那麼好運了,救護車直接載走。

在我前幾年終於跑進24X的時後,我印象非常深刻,能配到此速度甚至更快的人,往往一旦在賽事後段爆炸,肯定都比跑4小時5小時以上的人還慘烈,有看過不少前一秒還在跑,下一秒直接嘔吐的、直接抽筋定竿的與直接大爆炸突然停下只能用走的等等更不勝其數,這次看到人直接倒地還是頭一遭

如同個人在多年前曾講過的一句名言(自以為的名言):『我從不覺得馬拉松是慢跑』。真正的馬拉松,是每個人都是竭盡全力燃燒自己在跑一段路,在撐著每一刻,在斤斤計較於追求自己所夢想的那個完賽時間。

就說了馬拉松不是慢跑嘛....

在接近40km時,錶上時間來到2時35分,我知道只要配4分整,還是有可能抓在243完跑。但此時速度已降至4分0X秒,僅管很想再死命的壓回4分內,身體也已不允許,全身無一處不疼痛不聲嘶力竭,努力將注意力轉移到前方一個又一個的跑者,竟也意外的抓到了方才提到的配速240的領頭跑者之一,且他已當步兵在慢慢走著,不過約莫30餘分前,他還那麼樣輕鬆流暢令人羨慕的跑姿,現在卻也被馬拉松的最後一堵高牆給擊潰,別說馬拉松是不是一項慢跑了,他連走路的樣子都顯得痛苦。


理應是過了此橋就進了姬路城,也以為就是終點完賽了,豈知!?

遠方的姬路城是起點,也是終點,這全身雪白故別名白鷺城的模樣愈來愈清晰,也表示我也越來越接近終點。在進入城池前,仍抱有一絲希望能跑個243收尾吧?沒想到進了城後還得小繞一下,加上最後完跑時,手錶上的GPS距離來已到了42.5km,這多出來的一點點距離,讓我只能無奈收下生涯第三快的馬拉松成績:2時44分29秒,總排名94位,男子排名92名

為何會多出這300m呢?嘔啊......
若這是個自測的馬拉松的話,那恭喜自己跑了個2h43m吧!

賽後,認真的思考了一整週,除了方才提過的,我想這四個月訓練無可挑剔之外,對比賽當下的配速是否又需修正呢?從官方計時來看(下圖),20-30km主要是有順風幫忙才跑了個18分54秒與18分43秒的LAP,但32-37km又轉為逆風,故每5km都掉到20分了,當然疲勞影響也是有,不過要說能否有可能從20-30km跟在集團裡時降點速?來因應後段也許跑得更有力或衰退更少的調整呢?真的不要懷疑處女座的人鑽牛角尖的程度啊!

分段時間

恐怕就算能重來,我還是會選擇原案的配速法,只因我在比賽當下也問過自己數次:『你是想破個1秒PB也好?還是想賭看看240?』

雖然看似只差在每公里4秒的配速差異,但體感疲勞與負擔可是差了相當大,打個安全牌或許破個1秒PB會容易得多。僅管如此,我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一搏!因為如同上方提過的,如果跑了個240都沒什麼感覺,那只破個1秒PB更是無關痛癢(可是跑完身體會很痛....)。

不管怎麼樣,最終挑戰就是失敗了,前半馬1h20m,後半馬1h24m,這後段有4分鐘的差異必須說是相當巨大的,我也很確定當下確實無法再推進了,也真的已盡力、已全力以赴、甚至賽後檢視身體發給自己的完賽證明,一共2個血泡、3個水泡、掉2個指甲與鐵腿4天外,不甘心但只得欣然接受結果了。

完賽獎牌是一隻『鯱』,是隻擁有老虎的頭與魚的身體的神獸,在日本城堡上很常見,但這張沒拍好,見諒
『鯱』,傳說中是隻能防火的神獸
登姬路城頂看『鯱』,與姬路市區

姬路馬拉松賽後反思:還有下一回的月面宙返嗎?

在賽後10天才動筆寫賽報,以過往來說算是相當晚才開工,就是有相當多複雜情緒夾雜仍需釐清。包括有沒有可能把練跑的賽季再拉長就能跑240?或是配速能否再修正?或是接下來三鐵的訓練方向?當然還包括,未來還有沒有可能再跑一場馬拉松?當然,我是說像這樣認真準備也竭力跑的馬拉松?

不曉得,話不必說死,但也承認『歲月』只會讓日後的挑戰愈趨困難。當然人生沒必要到像武藤敬司或蝶野洋正在摔角舞台上都已像風中殘燭還堅不退役。可人生在追求自我夢想與自我挑戰的道路上,總也必須面臨村上春樹所說的『Runner's Blue』,意即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體能碰到瓶頸甚至開始衰退,此時所衍伸而來的濃烈抑鬱感,會讓原有開心之事轉為壓力之源,當那一天到來之際,怎麼調整好心態成了所有人的必修課題。

我常跟自己帶的學生講一件事,不管比賽結果好壞,找一件自我肯定的事或話對自己說是很重要的。例子可能是:『也許還是挑戰BQ失敗,但別忘了你還是破了XX分鐘PB』;或是『你這86kg體重,還能跑3h17m,有什麼好不知足的呢?』(以上兩段是真實我在上一週東京馬後與學生的對話)。或者到三鐵領域,我也曾說過:『再怎麼樣,你也完成了一場226km耶,對於99.999%的人類來說,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距離』。千萬別小看一句簡簡單單的自我激勵話語會產生的力量。

而這場賽後,我想對自己講的話,應該會是:『就算老了5歲,成績也比以往慢了,但我敬佩自己仍有敢一拼一搏的決心。』

接下來,又要回去練三鐵了,還有未竟之夢待完成,還有想要再施展一次『月面宙返』的企圖心。你呢?有屬於你的『月面宙返』嗎?還記得展現絕技時的帥氣模樣嗎?在稍縱即逝的光陰歲月悄悄偷走我們的青春姿態以前,不要放棄還能華麗表演,還能自由飛翔的機會。

謝謝姬路城馬拉松

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這平台嗎?請點選下圖給予實質支持!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6 則留言:

  1. 太厲害了~即便是前半馬,也比我個人半馬PB快很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不要一直生病的話,是疊得上去的!

      刪除
  2. 既然想拼pb 為什麼不放掉游泳騎車?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維持基本游泳跟騎車(尤其是)可以替代部分跑步里程,幫助增加跑步耐力,畢竟不是純跑者,如果放掉游騎增加太多跑量,反而有受傷風險。

      刪除
  3. 最近太忙,都沒時間來看。好憂鬱的一篇,我也是年紀大的阿貝,很有感覺。另外,我也是吃不胖的那種,不過吃不胖肌肉量不夠,其實也不太好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個人永遠不懂何謂吃不胖~~我怎麼吃都胖QQ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