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2020東奧馬拉松成績分析(下):女子組 | 誰比較會配速?

夏天跑馬拉松!光看就很痛苦.......;圖片來源

延續上集的好評,本來無意再寫下集的,但上一集的點閱數有些超乎我的想像,僅僅2天時間就登上本網站史上第二高點閱的文章了,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加上在看女子組資料時,意外發現一些有別於男子選手的有趣現象,故讓我再開另一集來討論女子組,就當我對各位的答謝!

首先,讓我先問您兩個問題,請閱讀本文前先思考一番:

1. 在上一集中已經知道,男子馬拉松選手在奧運的成績,相較於個人最佳成績,整體平均差了7.58%,約是退了9分46秒。那您認為女性差異比率會是多少呢?比7.58%高或低?

2. 再延伸來比較前後半馬的成績差異,若差異越小,可反應出一個選手對體能與配速的掌握度越好。那您認為是男性選手的前後半馬差異幅度比較小?還是女性選手的前後半馬衰退較小?

想好答案後再看正文囉!

前情提要

延續上一集的撰述模式,一樣先複習一下一篇在5年前的舊文,舊到......連圖片都不見了😂😂😂😂(下圖;圖片與連結來源)。


總之,該研究重點只有一個:『女性比男性更會配速』,但該研究引用的資料是全部參賽的跑者,並沒有區分菁英級與一般選手的差異。但理論上,我們應該會假定愈是菁英級的選手,特別還是到了奧運級的選手,應該是更清楚自己體能狀況,與對速度的掌握都應當更好的,故前後半馬差異幅度應當更小,男女差異也可能幾無差異才是

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大工程又來了,我先放兩個重要的表格與資料,厲害的朋友們可自行解讀,詳細討論與懶人包則置於後方,最末段會介紹一個女子選手給各位認識!

奧運馬拉松女子組成績表

註1:DNF者的成績不另列。
註2:Last Name與First Name排法與我們常用的不同,係因姓名都是從奧運官網一筆一筆複製整理出來已相當費力,故就不再另外重新編輯了。
註3:姓名大小寫也是同原因。

註4:*號表示,因男子完賽共76名,女子完賽73名,故是分別以61-76名與61-73名的資料計算

奧運馬拉松女子組資料整理:

1. 先講大環境再談小細節,女子選手是在8月7日(六)6:00起跑,男子選手則是8月8日(日)7:00起跑,雖然女子早了一小時,但根據日本札幌氣象資料,週六上午6:00就已26度了,且正午前就達最高溫32度,換言之,女子選手並沒有因為提早起跑而獲利,反而有可能跑得較慢者因曬了更久的太陽也流失了更多水份。但不管怎樣,這邊是認為男女選手所處的氣候條件可視為一致。

2. 女子選手共88人,73人完賽,15人DNF,完賽率82.95%,較男子的71.70%完賽率高,此點待後續會再有討論。

3. 有一個女子選手破PB,是代表索羅門群島的Sharon Firisua,她原本PB 3時8分56秒,東奧則跑出3時2分10秒完賽。你可能會好奇,她怎麼參賽的?因她是用『通用名額(Universality Places)』,因她所屬國家沒人達標能參加任何田徑賽項目,故奧會會給予額外參賽權,故這次索羅門群島共派了一個男子選手參加游泳、一個女子參加舉重與一個馬拉松。所以啊,想參加奧運,有時不見得是你要多強,而是你代表那個國家反而還比較重要。

4. 有趣的來了,東奧男子選手的完賽成績,比起個人最佳成績,整體平均差了7.58%,時間差了9分46秒,等於每公里掉13.9秒配速。女子選手部份,則是平均完賽成績落在2時37分53秒,像較於每人的最佳成績為2時27分04秒,衰退了10分49秒,等於是每公里差了15.4秒,差異幅度是7.57%。男子差7.58%,女子差7.57%,這數字也太巧合的幾乎一致了,等於是在說高溫環境下,男女一樣怕熱,也受了幾乎一樣的降速比率

5. 雖然男女都是用相似的降速比率來因應東奧的天氣,但42.195km過程中的配速策略卻截然不同。首先,男子選手只有6名跑出『Negative Split』,即後半馬比前半馬更快的配速,但女子組足足有14個跑者跑出『Negative Split』,且前10名中就有9個,唯一一個沒有『Negative Split』第9名Malindi Elmore(最末段有關於她的小故事),其實後半馬也才慢1秒,可視為『Even Split』。這情形也反應出女子領先集團的跑法是採略為保守的策略,以免產生後半段失速的現象。

6. 為了瞭解是否女子選手更擅於配速的假設,這文再做個延伸分析,來比較一下男女選手前後半馬的差異。同時繪製了圖與資料整理表如下:


7. 首先看圖的話,不分男女,只要名次越前面的選手,都是前後半馬配速越穩定,差異越小的人。但名次越往中後段走,圖形上還是看得出來,男選手的後半馬掉速得越明顯。用數據來說明的話,男性整體後半馬會比前半馬慢了5分34秒,差異幅度8.36%,而女子選手,後半馬平均時間比前半馬慢4分04秒,差異5.29%,顯示出女性配速是比男性更為穩定的

8. 再進一步切分成四個群組來看,包括男女選手各自前20名、21-40名、41-60名、61-73或76名(男子完賽選手76人,女子完賽人數為73人)。也很明顯可以發現,女子前20名領先集團,甚至後半馬還比前半馬略快19秒,但男子前20名後半馬還是略掉了1分25秒;再往下比到21-40名與41-60名的兩個群組,這些女子選手後半馬分別是比前半馬慢了2.90%與6.33%,平均差異控在2分13秒與4分53秒。但男子選手到21-40名這個群組時,就已經慢了平均4分34秒,6.92%的差幅,若到41-60名組,則差了9.52%,6分23秒的平均差異。若到61名以後,男女則都是差15-16%的前後半馬差異。是故,女性不僅是配速會比男性更為穩定,特別是在領先與中段選手的配速能力都明顯優於男性

9. 這時再回過頭來看第二點未提完的完賽率,女子82.95%,男子71.70%。我看到有網路與新聞皆有提到因天氣過熱,男子馬拉松有相當多選手棄賽。但如果本文整個脈絡看下來,就會發現,其實女性面對的環境條件是幾乎跟男性相同的,那既然如此,為何女子選手完賽率還比男性高呢?

尤其男性與女性皆有相較於個人最佳成績的降速比率(平均降7.6%配速)來跑這場馬拉松,但最大差異是反應在女性的配速更為穩定,採前段放緩,讓後半馬衰退幅度降低的保守策略,而男性後半馬衰退比率則過高,尤其越後段的跑者,爆得更慘。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跑馬拉松時,你後半馬,每公里比前段慢個10秒,可能還撐得住,但如果一掉掉個30秒以上(男子61-76名的後半馬比前半馬平均掉了10分59秒,約是每公里掉了31秒,可推測那些未完賽者的衰退比率只會更高),甚至最後10km是每公里掉個1分半以上的(服部勇馬表示:........),那爆掉與掉速過程中的負能量厭世感只會不斷升高,高到想棄賽就不意外了。故影響完賽率的關鍵,溫度僅是其一,更關鍵的是配速策略失當,導致後段體能流失過快,影響了完賽能力

10. 硬是要生出第10點來,本次跑最快的亞洲人是日本的一山麻緒2時30分13秒,她的腹肌很漂亮。

一山麻緒第8名完賽也跑出個漂亮的Negative Split;圖片來源

總結

總結這兩篇文章,再次摘要三個重點懶人包如下:

1. 氣溫是影響馬拉松的重要關鍵,並且對於男性或女性的影響幾乎一致。反應在成績上,相較於個人最佳成績來說,東奧馬拉松最終成績不分男女都是落在7.6%的差異幅度。

2. 在配速能力上,過去研究顯示,女性明顯比男性更會配速與掌控好自己的前後半馬的體力調節。到了東京奧運殿堂,也反應出同樣的現象,女子選手更擅於跑出『Negative Split』,且無論是前段或中段完賽的跑者,女子選手普遍在後半馬的衰退比率都遠低於男子選手。

3. 對氣溫的因應與配速的掌握得宜,也間接影響了女子選手的完賽率高於男子選手。

是故,當大家以後碰上個氣溫偏高的馬拉松賽時,請務必切記,前段要盡可能保守配速不要躁進,留意水份的持續補給,還有.....跟著女生跑會比較安全一些。

美國的Molly Seidel獲得奧運馬拉松銅牌之後,是否也在說明著白人或黃種人是有機會追上甚至超越兩大長跑大國:肯亞與伊索比亞呢?圖片來源

場外小故事:Malindi Elmore

上方提到了一個第9名Malindi Elmore是唯一一個前10名但沒跑出『Negative Split』的選手,那既然提到她了,就來額外介紹一下這個人有趣的背景,她是代表加拿大參賽,距她上一次參加奧運已經是17年前的2004年雅典奧運,當年的參賽項目是1500m,雖然沒有得名,但當時在加拿大田徑界也是赫赫有名人物。

因當年的她不只會跑,也是學霸級人物,大學就讀的是大名鼎鼎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國際關係系(Internal Relations),據說史丹佛大學校內的還有許多Malindi當年創下的多項田徑紀錄至今仍未被人打破,隨後則是回加拿大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唸環境設計碩士(Environmental Design),只不過後來就慢慢淡出田徑界,少有參賽紀錄了。

這邊也順帶延伸過去或粉絲頁上曾提過的,國外真的有相當多會唸書也會運動的選手(奧運期間不也出了個奧地利數學博士拿到公路自由車賽金牌),而且最有趣的是,他們大多不是唸運動科學相關的專門科系,甚至有律師、醫師、生物、會計等各類專業,這是跟國內許多運動員出身,接著就一路都唸運動相關的運動員不同,最起碼的,他們就算不靠運動這行吃飯,也有一個足以養活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有不同領域的人脈資源。不是說唸運動科學之類的科系或碩博士不好,而是現實面來講,你是要一個孩提懵懂時期就一直在訓練比賽,等到了運動生涯末期可能已經對運動或訓練都已經倦怠的人,還要再繼續當教練教他不想再碰的事情,你覺得這樣的教練還會有熱情嗎?加上人脈又少,整個圈子沒有活水進來,也沒有他路可走,自成一個封閉體系。當然這牽涉層面甚廣,有機會再談好了,只是先提出來反思。

回Malindi,那到底Malindi消失的那幾年到底去那裡了呢?擅長肉蒐的J帥幫你查到了,她2015年起從鐵人三項復出,也以職業三鐵選手身份征戰了幾年,最好成績是2016年IRONMAN Arizona 8時57分,IRONMAN 70.3距離也有4時15分成績,但接著2017年懷孕生了小孩之後就沒再回到三鐵場上了,坐完月子後就回到單純跑步打發時間的日子,跑著跑著又跑出了興趣,2019年決定跑個馬拉松,在休士頓跑了2時32分11秒成績,這才是她真正的初馬,而不是IRONMAN最後的42.2km喔,這成績大大地燃起她想再次參加奧運的念頭。

接著去年2020年一樣再回休士頓,這次馬拉松跑出2時24分50秒成績,這也是加拿大女子最快全馬紀錄,而本次奧運第9名完賽,成績2時30分59秒,同時也是加拿大史上參賽奧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

這算是一個少數能從漫延了一年多的Covid 19疫情中獲得好處的個案,因為若奧運仍在2020年舉辦,那當時Malindi的成績恐不夠好到能讓她參賽,但延緩了一年才舉辦奧運,她多了一年時間準備,不只刷新了初馬232成績,進步達7分多鐘,還取得參賽奧運資格。

以下是她的網站中的其中一句話,看這語法應是奧運前就寫的,一直有夢可追是幸福的啊,其他相關資訊也可去她個人網站看,她目前也有擔任線上教練一職。

喔~忘了提她的年紀了,出生於1980年3月的她,今年41歲,同時是兩個孩子的媽,還是能參加奧運,跑出個加拿大最快紀錄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們能把握今日,盡心盡力做好眼前的事!明天的結果?老天自有安排!』這句話無疑地由她來銓釋是再適合不過了,她是Malindi Elmore

其實本來是要聊一下美國的Molly Seidel,看上一張照片就知道我圖片跟素材都準備好了。但當我看到Malindi Elmore這張照片的身材時,我直覺就告訴我,這是三鐵的身材,一查下去就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故事。我也更想要介紹她,就算她沒得牌,但不代表她就不值得一提,有夢想可追的人,就是有故事的人! 圖片來源


喜歡這類文章與題材的話,請不吝點選下圖給有夢的人一個支持喔!

想瞭解『請J帥喝咖啡』計劃說明,請點選此處


8 則留言:

  1. 想不到男女衰退比例居然相同, 最後的場外小故事也很讚, 居然撈到這麼多資料(有點恐怖的肉搜力), 好奇點閱率第一的是哪篇文章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切地瓜環島那篇....莫名的吸引到很多機車界的人,所以才會飆高

      刪除
  2. 我的感覺是,女生似乎也比較不會抽筋跟爆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抽筋其中一個原因是肌肉過度使用,男人,尤其年輕的男性,總是躁進啊(煙~)

      刪除
  3. 推結尾,有夢想可追的人,就是有故事的人

    回覆刪除
  4. 希望有机会J帅还是可以聊一下Molly 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謝謝你。 我想法是這樣,一個會發光的人,不會只亮一次,她接下來一定還會有更多精彩的賽事與故事,慢慢觀察持續累積,總有一天能敘述一番

      但如果真只亮一次? 那也不值得提了,對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