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氣越冷真的越適合跑出好成績,只要你不冷到的話.... |
這篇文章因是急件,故文章並不長。主要是針對本週台北馬拉松極大可能出現10度以下低溫來作準備的方式,也能延伸出來,若您將來想去一些較寒冷國家(例如日本)跑馬拉松時,能進一步準備的小撇步。
![]() |
12月6日的日本對克羅埃西亞之戰,最後PK戰相當精彩,克國門將一人擋3球,跟日本say goodbye。但本文最後會偷偷臭一下門將這位置😂;圖片來源 |
來個輕鬆小品文,最近世界盃足球賽正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就算我這不看足球的一日球迷,也會每天看一下賽事菁華影片,看看有啥爆冷劇情!
但回過頭來,您可曾想過,如果這些世界各國的頂級職業足球選手去跑馬拉松的話?該有什麼樣的成績呢?最有趣的是,有的人甚至參與過IRONMAN,也有已完賽世界六大馬的足球員。
當您在點開本文以前,或許可以先猜看看足球選手的成績會是多少?說不定你的個人最佳成績可能還比這些明星球員快喔!
不管你多緊張多焦慮,比賽前就要先把氣場充滿,不是為了震壓全場,是要壓住自己的負面情緒! |
最近或許是台北馬拉松快到了,許多跑者朋友包括自己帶的人,都展現出了極高度的焦慮感,你開始變得很在意每一個課表練得好不好?在意練得夠不夠?開始很在意多吃了點垃圾食物後,會不會因此多了0.1kg等等。
首先我想講,會焦慮是好事,表示你很在意也很期待更是有充足的準備才會如此緊張,不然應該是一付『我就爛』的態度,訓練可以少,吃吃喝喝不能免。
另外我也發現了一個狀況,許多人(特別是我自己這邊帶的人),可能上一場跑得很好或去年刷了個PB,就以為從此PB刷不完了,那最後的調整階段發現調不上去了,就在焦慮以外,再加上個沮喪感。
相信我,這些路我都走過,加上近來不斷用自身經驗鼓勵他人的同時,也乾脆寫一篇文章整理那些年我的馬拉松辛酸史吧!希望我走過的冤枉路,你別跟著一起走;我用血用淚換來的經驗,希望你能無血無痛直接帶走!
不然我這種那麼討厭翻舊帳又金魚腦記憶的人,實在很懶得去查過去的紀錄😂
奧地利溫特斯貝格山(Untersberg)山頂的十字架地標;紀錄於2022年7月IM Austria賽前 |
前些日子在一個友人聚餐的時刻,聽到有人提及跑馬拉松吃止痛藥可以不撞牆、可以不累、甚至讓你跑得快!
這樣的一個命題,吸引了我的注意,因個人對於訓練的中心思想是:『先談邏輯,再談訓練』。
故以邏輯論來說,耐力運動的撞牆期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身體能量不足或提早耗盡又沒即時補充;二是配速過於積極,導致血乳酸堆積過快與能量提早耗竭,故這兩點跟止痛藥沒關係,無需進一步討論。
但是另一方面,止痛藥的原理是在阻斷或抑制疼痛的感覺,讓人比較感覺不到痛,這個如果作用在馬拉松或甚至三鐵的後段,當身體肌肉極為痛苦時,若能麻痺痛感,也許可能有助於你挺過一關,聽起來好像合理?
有了邏輯,那就引發了我的興趣,回家後查文獻,找實證來告訴你解答!
![]() |
冠亞軍合影;圖片來源 |
這篇主要是整理了我在Facebook粉絲頁上的三偏KONA賽後相關貼文,因FB不便查詢也會隨時間而漸被遺忘,故特此整理至此,方便日後回顧查詢。但因是FB上的貼文,在語法與用字上也較為隨性,不算個很嚴謹的文章,還請見諒。
本文章新增一塊個人新增的7點整體觀察,這是FB上沒寫的部份;接著談男女職業選手成績與裝備品牌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