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那些年,我們曾經吃過的漢堡

2019年在德國法蘭克福某店裡...


你喜歡吃漢堡嗎? 

其實我也沒那麼喜歡,但現在卻有點想念,這篇文章無關訓練,而是關於那些年吃過的漢堡紀錄....。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J帥著作任意門:2015-2019年 J帥專欄文章大集結

八里的日出,這個Smile代表我整理完後的心情

其實從還沒運動時,個人就在寫東西了,但真的認真把寫文章當成一回事,是2014年底接了Don1don專欄起,自2015年至2019年五年裡,寫了百餘篇文章,雖然有部份散落在各地,但大多還是在Don1don專欄裡,只是一直沒好好整理,最近有幾個動機啟發來動工整理一下。

一來,偶爾被問到一些訓練相關問題,其實我大多寫過了,但對方有時也不知放在那裡,畢竟也百來篇文了,有時我自己也要找一下,乾脆在這裡開個傳送門。

二來,文章多了,東西也亂,也不曉得讀者如您是何時才開始運動或開始看到我的文章?有時搞不清楚來龍去脈,好像也影響了閱讀品質,讓我來幫你整理吧。

三來,這次整理,不包括過往賽前點將錄系列的至少十來篇文章(包括KONA的啦,或台灣的比賽),還有寫過一些短篇或週報之類的,因為我想比賽都結束多年了,應該不太有人想再看過往的介紹了吧,真有興趣再請移駕至don1don看。另外也扣除幾篇我不太喜歡的文章(大多是對訓練沒實質建議的業配文),故保留以下這些文章,並區分為15個大分類超過120篇文章,如果你看過有60篇以上,請受我一拜!

以下分類與文章連結,請點選下方『閱讀更多』後,按文索驥去找你需要的文章吧,相信大部份您的疑問應該都可以在此解決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極化訓練與閾值訓練(下):應用篇

如果有機會再去高知縣的話?一定是為了想吃這東西而去的!

下集直接來談極化訓練閾值訓練的優缺點、運用情境與可能限制分享,所以若前兩篇您在閱讀時有不懂之處,也許這篇就懂了!

在談兩方訓練的運用之前,先分享一篇多年前發在Don1don專欄的舊文:重新認識馬拉松配速跑(M PACE):意義、迷思與訓練時機』。

從這篇內容,其實就不難猜到,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於極化訓練派別的,但我並不會想去洗腦你,極化訓練好棒棒!反而我自己也會在特定時間點做一些閾值訓練。而在教練工作上,也會針對不同的人、不同訓練時期、不同賽事目標等,安排一些閾值訓練課表。尤其近一個月來又重新唸了許多東西後,依然認為沒有一套完美或標準的訓練方式,端看你怎麼運用與個人差異,課表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活用才是關鍵!

OK,進討論。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續談極化訓練與閾值訓練(中):實證篇

在進主文此之前,先分享一張圖(資料來源), 圖E就是『閾值訓練』,而圖F則是『極化訓練』。圖C是『金字塔型訓練』,一樣有最高比率Zone 1訓練,同時也練閾值與少部份Zone 3以上訓練,本文下方引用的實證會提到一點。

圖A與圖B是兩種對立模式,圖A是大量有氧追求大訓練量時就可能發生;圖B是幾乎只練高強度間歇(HIIT)。圖D類似圖B,但還有蠻多閾值訓練比率;圖G是反極化,圖H是三區都同訓練量,嗯....雖然我是覺得這兩者都蠻非主流的,大概只有某種情況才可能這樣練吧。

但放心,這些我們都不討論............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21年起 『請J帥喝咖啡』費用調漲 & 10個你可能也想知道的Q&A!

先感謝2020年支持這平台運作的朋友,感謝!

2021年起,因本平台所合作的收費系統:綠界科技,即將收取5%營業稅,故不管是以信用卡付款、ATM或超商代碼捐獻,手續費都將提高。故我調漲從原本的一杯30元咖啡,直接上調至40元,額外增加各位的負擔,還請多多體諒!


接著,紀錄一些這一年來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與回答:

Q1:我可以直接請你喝咖啡,不要付款嗎?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有沒有一套理想的訓練模式?談談極化訓練與閾值訓練(上)

日本高知縣桂濱海岸,紀錄於2019年

記得多年前,我就曾在其他文章裡提過多次『極化訓練(Polarized Training)』的簡要概念,但一直沒機會多寫。而以乳酸閾為主的『閾值訓練(Lactate Threshold Training)』模式,雖鮮少提起,但『乳酸閾』的概念在個人文章裡卻也不斷出現(想進一步看舊文章的話,請點選本文下方的相關關鍵字去蒐尋),我想該是個時機,好好整理一下這兩派的訓練思維了!

本文共切分上中下三集,上集先簡單介紹這兩種訓練模式的主要思維脈絡;中集談實證研究,幫你摘要目前為止,跑步、單車、游泳及三項訓練的相關研究發現;下集想談談兩種訓練模式的運用限制與時機,以及一些訓練上的建議參考。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2021 J帥限量版 明信片(理念/獲得方式)

 Hi, 你這一年過得好嗎?

過去幾年,我只要出國比賽,就會寄一些明信片回來給一些重要的朋友,而且都是自己設計的明信片,不是隨隨便便路邊買的風景明信片喔(僅管也是有人要求要風景啦...)!

今年出不去了怎麼辦? 就不寄了嗎?怎麼可以!

今年還是要寄,而且今年要設計最獨一無二的明信片!

想要嗎?讓我先談談這卡片的設計理念!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2020 PTO Championship評論整理;額外討論,跟車距離20m有差嗎?

圖片來源

本文前半段大多是是複製個人在粉絲頁上的文章,重新整理後貼過來的,因實在寫太多了,還是留存起來,也許明年同賽事之前又能拿出來複習。故看過的話,可直接跳到後半段,討論另一主題:『當跟車距離拉到20m之後,還有沒有跟車的效益呢?』

同時,今年PTO絕對是最大場也是最多高手聚集的賽事,加上總獎金100萬美金,冠軍獨得10萬美金,當然也吸引許多不管是奧運冠軍、IRONMAN冠軍、ITU冠軍等等短與長距離者都來了,在這無聊的一年裡,總算給我找到點樂子了!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一場馬拉松後對身體產生那些影響?

芬蘭為了紀念已故知名音樂家:西貝流士,設計了鐵製人像紀念;紀錄於2019

轉眼又到了馬拉松的季節了,許多人可能才剛比完三鐵,又馬上投入馬拉松訓練,而且往往比賽又不只有一場,在一場又一場的接連征戰後,你知道這些賽事對你的身體產生了那些影響嗎?

每一年,我大概都會寫些『勸世文』,今年也不例外,拿一些證據來告訴你,馬拉松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少?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影響IRONMAN成績好壞的關鍵是?燃脂率重要嗎?

日本埼玉縣冰川神社鯛魚籤,紀錄於2019年


最近斷食法又紅了起來,很好玩的是,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種新潮的飲食法,慢慢的這風潮就會進入運動圈,而且部份支持者就強調這新的飲食方式會讓你成績更好。我同意也許有些飲食法,確實適用於某些人,但是否就符合你?人皆有差異。

從斷食法的邏輯來看,這跟過去常被討論的不吃早餐,迫使身體處於低碳水化合物狀態下,讓身體更能運用脂肪作為能量,減少碳水化合物需求,會因此讓運動表現更好?

可是,我總覺得有那邊聽起來怪怪的,來說明一下個人看法與科學證據吧!